建构主义理论及我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doc

建构主义理论及我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构主义理论与我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 作者:丁邦平,…????文章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一、建构主义: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集大成的(科学)学习理论。建构主义首先根植于西方近现代哲学,如18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维柯(1668一1744)和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1724一1804),英国的经验主义哲学,特别是20世纪的“新”科学哲学,都具有建构主义思想。其次,建构主义还来自科学知识社会学,特别是英国爱丁堡强纲领学派提出的社会性建构主义。第三,建构主义理论也来自认知科学和脑科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皮亚杰关于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观点。第四,建构主义理论还来源于科学教育学或科学教育研究。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著名科学教育学家、里兹大学德瑞福(Driver, R.)出版了《学生是科学家吗?》一书,阐述了个人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新西兰科学教育学者奥斯本(Osborne, R.)和弗雷博格(Freyberg, P.)在其合著的《学习科学:儿童科学的意蕴》一书中也明确提出了科学教学中的个人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系统的学习理论思潮虽然来自西方,但它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方式则具有普适性,因而建构主义思想并不只是当代西方国家才有。例如在教育实践上,新西兰学者诺拉(R. Nola)把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看作西方教育史上最早的建构主义者。我们认为,孔夫子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也具有明显的建构主义色彩。例如,他提出的“举一反三”的观点,不是要求教师把知识一一讲给学生听,而是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这不正是建构主义思想的精义吗? 美国学者菲利普斯(Philips, D. C.)在论述建构主义的一篇论文里一开头便引用了毛泽东的一段语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来源于社会实践,而且只能来自于社会实践。正如这位美国学者所指出的,毛泽东的这段话虽没有“建构主义”的标签,但它说明人的正确思想来自实践,换句话说,即来自实践中主体的建构。这难道不是建构主义的观点吗? 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但不是惟一的),建构主义在教学领域里总是有意无意地存在着并发生着影响,特别是一些优秀教师或多或少都进行着建构主义的教学实践。例如,笔者在考察北京市已故著名特级教师孙维刚的数学教学理论与经验时,发现他提出的“走走停停”、“把新问题归结到旧知识的基础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等生动形象的教学理念,实际上都贯穿了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精髓。 所谓“走走停停”,这一隐喻强调学生在学习时要经常反思。美国著名的建构主义思想家冯·格拉塞斯菲尔德用学术语言表达了同样的思想:“有意识的反省是使得学生理解的秘密”。这里提到的“有意识的反省”,也就是上文所说的“走走停停”,在心理学上这叫做“元认知”或“反思”。而孙维刚老师不时地提醒学生“把新问题归结到旧知识的基础上”,正是建构主义强调理解新知识要以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为基础的另一种表达。这正如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一句名言所表达的那样,“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已经学到了什么。”至于孙维刚老师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观点,是他借用毛泽东的这一思想表达他建构式教学思想的另一个生动的隐喻。孙老师说:“我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侧。有想法的同学,到讲台上来,到黑板上来讲,我则审时度势,从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和眼前的实际出发,不时点语引句。但不是提示,不要提示!因为,提示是把练习跳高的学生托过横竿去,学生此刻需要的是,纠正错误动作和发展弹跳力。这样上课,比我自己潇洒的一言堂下来,要难出许多,但学生的收获和长进,却要大得多,这个道理正可谓‘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对于孙维刚老师的这些教学思想,有人可能会问:“孙老师的教学真的是建构式教学吗?”在我们看来,回答是肯定的。孙老师虽然没有明确用建构主义来标识其教学思想,但实际上却实践着建构主义教学。这里,我们借用冯·格拉瑟斯费尔德说过的一段话来证实我们的观点,他说:“优秀教师都在实践着这里所倡导的许多观点(即建构主义观点—笔者注),只是他们没有受益于一种明确的认知理论而已。他们的方法是直觉的和成功的,这里所作的理论说明并不提供改变他们方法的任何东西。但是,提供一种似乎与过去的教学取得成功相一致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或许可以向那些直觉能力较差的成千上万的教育者提供一个改善他们教学方法的可接受的途径。”显然,格氏的这段话不仅是对美国教师说的,也同样适合于中国教师。 二、从建构主义观点看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 (一)科学观问题 首先是科学观问题。自哥白尼以来的现代科学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对于什么是科学和科学的本质这样一些关于科学观的问题,在西方经历了一个演变过程,20世纪中叶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