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商大陆投资转移及对策建议一、当前台商大陆投资的现状
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6年底,台商赴大陆投资的项目累计已达71841件,累计合同台资金额1010亿美元。实际利用金额439.1亿美元,占大陆吸引外商投资累计总金额的6.4%,在十大外资排行榜中位列第五。但事实上,台商大陆投资包括未登记或以其他方式转投资的金额,估计远高于官方统计数字,可能达600~700亿美元,甚至超过千亿美元。
台商进入大陆投资初期,投资集中在广东、福建等距离台湾较近的华南地区,主要以传统的食品、塑料橡胶制品、纺织成衣、木竹制品,以及低层次电子零组件等劳力密集型中小企业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股票上市,上市公司继中小企业之后,开始到大陆投资,投资案件趋于大型化,投资地区也逐步北移,由华南“珠江三角洲”向华东“长江三角洲”扩散,主要行业为以电子、电器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
近年来,大陆华南及华东等热门投资地区,因过度招商引资、政策变动等缘故,致使整体投资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早期到当地投资设厂的台商企业,特别是劳力密集型企业,近期陆续出现撤资或投资移转的现象。从表1可以看出,自2002年台湾地区对大陆直接投资上升至397064万美元的高峰之后,台商投资就逐年递减,2005年减幅更是达到了35.14%。
具体分析导致台商投资减少的原因,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1、外部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企业所从事的产业成长速度下降等。以台资聚集的泉州为例,泉州市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经济总量名列全省前茅,台资占泉州外资的第二位。但近年来,泉州合同台资和台商实际到资分别持续下滑,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台商投资载体和政策支持,台商投资难以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再以深圳为例,深圳因拥有特区立法权而导致政策的多变性和随意性,增加了台商经营的风险。深圳早在1992年就被授予了立法权,法制建设是走在国内城市前列的,但法制的灵活性也增加了法制的多变性和随意性――浙江发生打火机厂火灾事故,深圳随后禁止打火机厂经营,造成某台资打火机工厂关门,投资瞬间化成泡影;法制的规范性与效率没有兼顾,深圳有些法规甚至超过发达国家,但操作步骤繁杂、效率不高;一些规定、政策调换比较频繁,以致一些政策承诺缺乏连贯性,造成经营的不稳定。
2、公司组织出现资金短缺
从资金来源来看,台资中小企业普遍存在高负债、低积累的特点,中小企业周转和发展所需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利率较高的民间借贷,自有资本低。近年来,中小企业的负债率高达250%,其中短期借贷占80%,长期占20%。资本结构的不合理使得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难以应付市场冲击。
资金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台商在大陆投资的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是国内银行向台资企业发放贷款的两种主要形式,由于台商投资企业大多为台湾母公司在大陆设立的子公司,对其资信情况的了解很少,因此尽管国内银行在此业务上已有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持谨慎态度。
3、公司财务状况不良
如公司投资回报低、收入增长慢、母公司价格收益比率较低等。据调查统计,台资在大陆投资的主要是中小制造企业,大部分是做单纯的加工贸易,即利用大陆低廉的劳动力和原材料优势进行生产,再把产品出口到国际市场。当初台资企业来大陆投资主要是看重劳动力等成本低,但是现在这种优势正在减弱。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以及土地费用的高涨,让一些企业难以为继,只有撤资关厂或另觅他地投资。
总之,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成长状况对投资的影响尤为重要,也就是说,除了子公司自身经营不善或母公司整体战略需要这些主观因素以外,投资减少与客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二、台商大陆投资的地域转移――“北上”与“西移”
台商初期投资大陆,主要集中在华南沿海地区,即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福建省等地。但随着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近几年台商对珠江三角洲和福建沿海地区的投资步伐明显放慢,研究台商投资大陆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台商投资大陆呈现出投资热点地区逐渐北移的趋势,投资重点转向以上海为中心,苏南、浙北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宁波等地,尤其是近几年电子信息产业的投资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
同时,环渤海地区特别是山东及东北地区,也成为台商重点关注的投资热点地区。据台湾《投资中国》杂志2004年1月号报道,大陆台资逼近800亿美元,华北成长力最强,增幅为57.9%,其中尤以山东省的名次变化最为明显,2006年上半年单是山东引进台资项目就达188个,合同金额16.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0亿美元。
根据会员家数逾4000家、产业总产值占台湾一半的“台湾区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公布的《2006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