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超越现代性中国经济学.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构建超越现代性中国经济学

构建超越现代性中国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存在着五种现代性,中国经济学的构建要超越它们:实现后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基础和知识的实践观;超越理论人本主义的主体间性原则;整体有机的世界观和动态演化的分析框架;对现代化范式、后殖民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超越;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后现代生态主义。 关键词:现代性;后现代性;中国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56(2008)05-0012-08 构建中国经济学是许多中国经济学家的主张。最近,关于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进展和提法,比如中国自主性经济学、中国经济学革命、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经济学的本土化或中国化等。本文以“现代性”为核心概念,试图提出构建超越现代性的中国经济学。 一、何谓现代性 首先从现代化(modemization)谈起,典型意义上的现代化是指西方(西欧)社会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开端,以工业化为推动力的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过程。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动态性变革,现代化包含了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从社会行为到思想观念各方面的变迁过程”。而现代性(modemity)指的正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现代化进程或其结果之正确性和合理性、其对人类福祉的增进性和普适性,不加批判和反省地完全认可的意识形态或思想观念。当然,由于现代化具有多个维度或方面,如知识领域、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哲学(文化)领域等,现代性相应地也包括多个维度或方面,如知识领域的、政治领域的、经济领域的、哲学(文化)领域的现代性等。 简而言之,知识领域的现代性是指对知识真理观的绝对认同,科学知识应该是、实际上也是对实在的客观反映,具体表现为知识领域的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政治领域的现代性是对现代国家和民主宪政的绝对认同;经济领域的现代性是对工业化、私有化、市场化的绝对认同;哲学(文化)上的现代性是对主体哲学和个人主义的绝对认同,即理性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与主宰。 二、西方经济学中的现代性及其超越 西方经济学,尤其是目前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正是伴随着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了现代化进程及其现代性的印迹。本文将这些现代性印迹具体归类为五种表现: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基础和知识的真理观;以“经济人”(理性人)作为理论构建的基础和逻辑起点的理论人本主义和主体性原则;原子机械封闭的世界观和静态均衡的分析框架;隐含的现代化范式、后殖民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隐含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反生态主义等。针对这五个现代性,本文相应地提出对它们的超越。 (一)后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基础和知识的实践观 主流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传统的实证主义、理性主义或现代主义。这种经济哲学一般持有如下的见解或主张:经济学知识是对社会实在的客观反映,“客观”意味着经济学必须摒弃经济学家的价值判断、个人信念等主观因素,做到“价值无涉”并能也因此能与意识形态、宗教等区分开来,而“反映”则意味着经济学只是对社会实在的被动描述和单向映射,因而检验经济学知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也是唯一的标准,只能是现实世界的经验事实。进而则有如下主张:一切经济学理论或命题都应该是可被经验事实所证实或证伪的;经济学知识必须超越经济学家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独特的视角(文化的、国家的、所属阶层的、性别的等),从而揭示在经济运行的表象之下所隐藏的超越特定时空的,具有确定性和普遍性,因而也是本质的“一般规律”;经济学作为或者想成为一门科学,就必须仿照自然科学从“不证自明”的公理或假设出发,运用逻辑严密的演绎推理,构建出一个逻辑内恰的理论体系,因此这个理论体系不存在也不应该存在修辞、隐喻、说服技巧等非逻辑推理的因素。 托马斯1962年的出版,却打破了上述实证主义观点在科学哲学(包括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哲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不可质疑性。受此触发或启示,各种试图超越实证主义的科学哲学流派或分支不断涌现和迅速壮大,并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之势,可以说,社会科学哲学开始进入后实证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时代。 当然,后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也开始具体地对经济哲学产生影响,经济学家开始对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定位等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和反省。首先,经济学并不是对社会实在的直接反映,而是中介于“范式”的,这意味着在经济学理论体系中存在着一些前概念或前假定,而前概念或前假定是无须证明便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其次,经济学是非价值中立的和情境相关的,它内含着经济学家的价值判断、个人信念等主观因素,内含着构建它的经济学家所处的特定历史条件;最后,经济学并不只是对“社会实在”的被动描述和单向映射,它对“社会实在”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考虑到“通过人类实际的再构建而所重新创造的事物在本质上是一种人造物,而不是某种给定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