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枯萎病发病规律分析及防治措施.docVIP

甜瓜枯萎病发病规律分析及防治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甜瓜枯萎病发病规律分析及防治措施甜瓜(Cucumismelon L.)几乎在世界各国都有种植,是营养丰富、品味独特的食用佳品。但多种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甜瓜的品质和产量。甜瓜枯萎病(Fusariumwilt)是一种世界性的甜瓜病害,遍布整个欧洲以及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区,危害逐年加重,是瓜类蔬菜的重要病害之一,全国各地均有发生。 1 病原及侵染途径 甜瓜枯萎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科,镰孢霉属的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axysporum(Schi)f.sp.melonis Snyder et Hansen)引起的一种土壤传播,根部侵入,维管束寄生的系统病害。除葫芦专化型外的其他专化型均侵染甜瓜,尤其是甜瓜专化型和黄瓜专化型严重侵染甜瓜。目前,国际上已经鉴定的甜瓜专化型枯萎病存在4种生理小种(0,1,2和1~2)。我国报道侵染瓜类的尖孢镰刀菌分为5个专化型及多个生理小种,且对各种瓜类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异。病菌生长温度4~38℃,适温24~27℃,最适pH4.5~5.8。病株茎基部表面所见粉红色霉层是病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和厚壁孢子。尖镰孢菌是一类土壤中常见的真菌,有的是腐生的,但很多是植物的维管束寄生菌,引起枯萎病。在不同寄主上寄生的尖镰孢菌往往不会交互侵染。 2 发病症状 枯萎病典型症状是萎蔫,从苗期至果实成熟期都可发病,多数病株均从开花结果期开始出现症状。发病初期,病株下部叶片及茎基表皮变黄,以后逐渐由下向上萎蔫,似缺水状,早晚可恢复正常,午间又表现萎垂,如此反复数次,整株叶片枯萎下垂、死亡。茎基部常纵裂,纵剖视病茎,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空气潮湿时病部表面产生粉红色霉层,最后全株枯死。 3 发病规律 枯萎病菌以病茎、种子、病残体上的菌丝体和厚垣孢子及菌核在土壤和未腐熟的带菌有机肥中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在土壤中休眠的枯萎病菌,第2年受到瓜类蔬菜根系分泌物的刺激,可以打破休眠,在适宜的温、湿度下萌发出芽管,从根部、根尖或伤口侵入,进入维管束后,病菌产生大量菌丝和菌核,影响导管对水分和养分的运输,病菌还可分泌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分解破坏细胞,使有毒物质堵塞导管,引起植株萎蔫。 甜瓜枯萎病的发生温度范围较宽,8~34℃均能发病,24~28℃时发病最重。在较低土温下,病菌较易侵入。酸性土壤不利于瓜类作物生长,而有利于病菌活动,故pH为4.5~6.0的土壤枯萎病发生最多。连茬种植土壤中含菌量大,施用未腐熟带菌的有机肥、管理粗放、地下害虫多、根结线虫多、土壤黏重、棚室潮湿,则发病较重。此外,浇水次数太多,连续阴雨天多,地势低洼导致土壤含水量过大,不仅影响植株根系生长而降低抗病力,而且利于病菌的传播和侵染,成为枯萎病暴发流行的直接原因。 4 防治措施 因枯萎病为土传病害,药剂防治相对困难,并且由于长期用药,病原菌逐渐产生抗药性,防治效果日益降低。所以选育抗病品种被认为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同时辅以嫁接、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化学防治等措施来控制甜瓜枯萎病发生和为害。 4.1选用抗病品种 我国的甜瓜抗枯萎病育种工作虽起步较晚,但进展很快,目前全国已育成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抗病品种主要有龙甜1号、龙甜2号、伊丽莎白、锦丰甜宝等抗病品种。在同一栽培条件下,早熟品种抗病性低于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中又以白皮品种抗病性最差,而绿皮、花皮、黄皮抗病性较强。 4.2实行轮作倒茬 甜瓜连作普遍存在生长势弱,病虫害发生重等问题。所以甜瓜生产更应该强调实行较严格的轮作制度,最好与非瓜类作物轮作6~7年,一般也应达到3年以上。 4.3种子消毒 种子播种前进行70℃的恒温干热灭菌72h后播种。药剂消毒法可选用800倍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20min、40%福尔马林的150倍液浸种1.5h或用100单位的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4.4加强栽培管理 定植前应深耕,并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和化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kg左右,优质含硫复合肥50~65kg,复合菌剂3kg,拌在一起施入栽培土壤中。适当控制浇水,保持土壤半干湿状态,切忌大水漫灌。结瓜以后适当增加浇水次数,防止植株早衰和茎基部因土壤水分供应不均衡发生自然裂伤,发现病株及时拔除。 4.5嫁接防病 枯萎病菌具有明显的寄主专业型,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嫁接栽培是目前防治枯萎病的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适宜的砧木是嫁接成败的关键,常用的砧木有:葫芦、南瓜、丝瓜等。 4.6药剂防治 采用药剂防治是一种辅助措施,包括播种、定植前土壤消毒和发病初期药液灌根、涂茎或喷茎。播种前,对重病地或苗床土的药剂处理,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敌克松等,以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