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若干问题思考
生态园林城市创建若干问题思考摘要:本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和国内诸多城市创建生态园林情况,对生态园林城市进行了界定,对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进行了回顾,简要阐述了生态园林城市的成绩与不足。本文还进一步扼要介绍了国外关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经验,并对下一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化、园林城市;绿化率
一、绪论
“生态城市”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好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人类住区发展的高级阶段。“园林城市”是在中国特殊环境中提出的,它和我国传统的私家园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前身是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山水城市”,有些类似于欧洲国家提出的“花园城市”。他们都强调城市景观的塑造,犹如绘画一样,用人为的审美情趣来建设城市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园林城市”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而“花园城市”则印记着欧洲国度的风情。生态园林城市(Ecological Garden City)是具有宜人的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景观,是人们在目前生态环境恶劣、城市景观特色不突出的状况下,渴望实现的一个理想城市建构模式。它是一个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组合;具有“生态城市”的科学因素和“园林城市”的美学感受,赋予人们健康的生活环境和审美意境。因而,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就是要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
二、国内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的现状
1、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成绩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市经济结构、功能、基础设施的发展与城市环境之间矛盾日益尖锐。自1992年建设部在全国开展园林城市活动以来,各地以建设园林城市为契机,大力推进城市绿化,取得了很明显成效。2004年建设部下发了《建设部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国内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拉开帷幕。自1992年创建全国园林城市以来,到2007年我国已经有116个城市(区),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从全国创建生态园林情况来看,我国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主要特点:一是开始由注重园林绿化向生态宜居方向发展;二是注重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园林绿化,比如河北迁安提出打造最佳北方人居环境城市;三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理念;四是把园林产业发展当作创建园林生态城市的抓手;五是注重资源保护,挖掘文化内涵,比如长沙在创建园林生态城市中主要发掘岳麓书院等三湘文化;六是加强城市综合整治,增强城市功能。
2、我国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不足
我国城市的生态园林建设由于急功近利出现了许多问题。园林建设中植物使用品种太少,造成全国各地园林景观单调雷同,缺乏特色;轻视植物景观的层次设计,绿地遮荫的大树太少,到处可见的是修剪整齐的花灌木、草坪;植物层次偏少,只重绿地,忽视了人的基本需求,降低了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房地产开发,大量挤占绿地,导致房屋拥挤,绿化减少,居民缺乏休闲游憩的场所;行道树的规划建设,大街道优于小街道,僻背的街道更差;公园为数不多,特别大型公园太少,有的公园水质被污染,甚至散发着恶臭;垂直绿化不足,没有充分利用墙、栏、柱、坡等栽植藤本植物、攀缘植物、垂吊植物让城市绿化、美化起来。
三、国外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经验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位于东南亚的美丽城市新加坡,和中国许多热带城市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新加坡国家前总理李广耀吸取欧洲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引入了“花园城市”理论,并且坚持不懈地实施,为当地居民创造了健康的、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那里充分利用自己地处热带的气候、植物优势,以“青绿与蓝色“为城市的主调,整个景色由热带植物交织,使城市宛如一座绿色的大花园。刚刚建起的商业区,也处于青葱翠绿的美好环境之中。水道和楼房之间、楼顶层,甚至地铁轨道下的地区都“见缝植草”。在这个蓬勃发展的城市中,是植物创造了凉爽遮荫的环境,弱化了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墙幕僵硬的线条,增加了城市的色彩。新加坡的城市目标就是让人们走出办公室、家或学校时,感到自己身处于一个花园式的城市之中。
美国在21世纪的重大绿化任务就是把以前的城市公园和开阔空间连通,1987 年美国总统委员会的报告中对21世纪的美国的整体描述是:一个充满生机的绿道网络,使美国居民能够自由进出他们住宅附近的开敞空间,从而在景观上把这个美国的城市和农村连接起来。城市的绿地一方面为人们的进入和游憩活动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它们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起了促进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