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律中的「理」断罪的第三法源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45 期
2011 年 6 月,頁 1-40
-
*
高明士
摘要
唐律乃至唐令條文中,常見到「理」,就立法意旨而言,泛言其義者
多。從唐律看來,「理」實是律、令(含格、式)之外第三種具有法律效力
的斷罪依據,使犯人無所逃於天地之間。其義基本上仍須由先秦典籍,尤
其儒家經典去理解,間參唐以前諸儒立論,因為這是當時人的基本教養與
共識。淺見以為唐律中的「理」,廣義指道理,狹義為義理。唐律本於禮,
此處之禮,析而言之,具有三義:禮之儀、禮之制、禮之義;唐律中的
理,大多指禮之義而言,尤其是禮所規範人際關係的義理社會價值。理不
可為而為者即有罪,以此法意斷罪,影響至明清律,是傳統法制一大特
質。但因「理」為抽象意義,具有不確定性,不免受到後人詬病。
關鍵詞:理、義理、不應得為、法例、中華法系
*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 2 -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45 期
一、前言
自戰國時期頒行成文法典以來,到隋唐時,斷獄已傾向罪刑
1 「制書官文書誤輒改
法定,但也不盡然。《唐律疏議.職制律》
定」條(總 114 條)《疏》議曰:
「制書有誤」,謂旨意參差,或脫剩文字,於理有失者,
皆合覆奏,然後改正、施行。不即奏聞,輒自改定者,杖
八十。
此處是以「理」之有無錯失,作為制書有誤而須「覆奏」的基本
依據。《職制律》「事應奏不奏」條(總 117 條)《疏》議曰:
「應奏而不奏」者,謂依律、令及式,事應合奏而不奏;
或格、令、式無合奏之文及事理不須聞奏者,是「不應奏
而奏」:並合杖八十。
所謂「不應奏」,《疏》議解釋說:「格、令、式無合奏之文及事
理不須聞奏者」。格、令、式之文為制定法,有具體條文可作為依
據,而「事理」者,與前條所引的「理」一樣,都是指處事應遵
循的抽象道理。足見一部唐律除以制定法的律、令、格、式法條
作為處斷的依據外,尚含有抽象的「理」要素存在,不可忽視。
《唐律疏議.雜律》「不應得為」條(總450 條)規定:
諸不應得為而為之者,笞四十;(注曰:謂律、令無條,
理不可為者。)事理重者,杖八十。
《疏》議曰:
雜犯輕罪,觸類弘多,金科玉條,包羅難盡。其有在律、
在令無有正條,若不輕重相明,無文可以比附。臨時處
斷,量情為罪,庶補遺闕,故立此條。情輕者,笞四十;
1 《唐律疏議》一書,是採用劉俊文點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 )。以下為節省
篇幅,凡引用唐律均採用此書,而只列律篇。
唐律中的「理」-斷罪的第三法源 - 3 -
事理重者,杖八十。
關於此條的探討,其詳莫若黃源盛〈唐律中的不應得為罪〉一
文。2黃氏之文,除介紹中外研究成果(尤其日本學界)之外,並
指出:推原此條的法意,本來在補救律、令的不足,以致執法者
在無法「輕重相舉」,又「無文可以比附」時,每每援引此律以濟
其窮。蓋若事事俱有專條,則律典豈非贅疣?傳統中國始終堅持
「有犯罪就要受懲罰」的原則,未嘗不是對受害人的一種保障。
如是,則「不應得為條」的設立,不正可以彌補傳統法律民刑不
分的缺憾?這樣的刑度,在傳統時代,以目前所掌握資料看來,
並未看到有人議其是非。3黃氏所說甚是。這一條規定,如後所
述,影響到明清律以及東亞諸國法律,值得重視。尤其《疏》議
解釋說:「其有在律、在令無有正條,若不輕重相明,無文可以比
附。」這是指《名例律》「斷罪無正條」(總50 條)不能適用時,
「臨時處斷,量情為罪」,乃根據情、理,定罪之輕重。杖八十是
「事理重者」,這是律、令無文又不能比附時,依據「事理」所給
予最重的處罰。無論如何,都是在說明「理」的要素,也是律、
令之外第三種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L 1998-2018 UL可编程器件安全软件标准.pdf VIP
-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省实教育集团九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VIP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pdf VIP
- 风力发电工程技术专业2021级人才培养方案(高职).pdf VIP
- 2021年10月青岛市建设工程材料价格及造价指数(可搜索)(1).pdf VIP
- 变形监测技术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DB62T 2528.5-2021 动物疫病监测规范 第5部分:免疫抗体监测.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docx
- 《杂草学》教学大纲.doc VIP
- 脑部抗衰护理方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