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看「大众数学」
我看「大眾數學」
蕭文強
我們常常聽見這樣的話:“隨著時代進展,社會、經濟、科技各方面形勢今
昔有別,數學教育亟需因應這些轉變作出改革。"究竟是甚麼主要因素迫使這種
改革呢?大別而言,我看可分為兩個層次。其一乃技術層次。譬如說以前沒有計
算器,較繁複的計算只能依靠對數表,於是所有學生必須學懂熟練運用對數表;
如今不只有了計算器,叫對數表失寵了,甚至更先進的電腦也日趨普遍,作為現
代公民又得認識這項新事物,學懂運用它。又譬如說現代公民最好具備基本的統
計知識,也最好懂一點運籌學。但在二十多年前這些學問只有數學專業學生才能
在大學甚至研究院裏碰上。其二乃社會層次。即是說,社會發展一方面對公民素
質提出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又影響了社會上的價值觀,從而影響了學校裏的學
習環境和風氣,帶來新的教育問題。顯然這兩個層次絕非沒有關連,但總的來說
後者比前者複雜多了,也深刻多了。因為它不單涉及教甚麼不教甚麼的問題,更
涉及怎樣教以致教育目的整體重訂的問題。我們甚至不妨說,後者統率了前者。
雖然明知眼高手低,讓我趁這個筆談機會對後者提出一些近乎烏托邦的管見。既
云烏托邦,自有不容易實現的意思,但尋夢的人總還要有的,況且夢想亦非注定
不能成真吧?
現代社會趨向開放、多元化、資訊流通、高科技發展。它要求每一位公民具
備一定的知識、技能和素養,能吸收也能分析事物信息,又能綜合和傳意,非僅
機械化地執行指令而已,此所謂民智。由於各方面發展迅速,學校的使命不再是
要教懂學生一輩子生活所需的知識技能,而是要為學生提供終身學習的鞏固基
礎,學校要培育的是一批又一批懂得現代文明、具備現代眼光襟懷的公民。社會
對公民有這樣的要求,教育便得普及至全部適齡的兒童和青少年,因此任何現代
社會均以普及教育廣開民智為己任。這一點本身乃好事,但由於社會壓力它也帶
來新的教育問題,特別如果我們不對課程內容及教學目標作出相應調整的話,學
校和社會之間的脫節現象只會日顯嚴重。
在普及教育制度下,所有適齡兒童和青少年都要入學,學生多了,他們的家
庭背景不一、學習動機不一、學業進度不一,他們各自有不同的學習經驗和習慣,
各自對前途有不同的期望和志向,新的教育問題由此產生。(我這樣說,絕對不
是暗示普及教育不應實行,也不是暗示這種種不同有何不妥,根本上多元化社會
就是這樣的。我只想指出普及教育可不單是學生數目增加那麼簡單,而是整個教
育理念的改變。香港在 1978 年實施九年免費教育,法例規定父母必須送 15 歲以
下的子女入學,就在不少人仍未清楚了解普及教育的理念又缺乏心理準備的情況
下,普及教育新紀元在香港揭開了序幕 [1] 。正因如此,其後教育界面臨一個又
一個的難題,在過去十五年間這些問題引發的弊端逐漸顯露出來。以下說的雖然
是根據我對香港教育情況的觀察,但與內地某些城市的情況比較,我相信有類似
的地方。至於國內鄉村地區面對的教育問題,卻是另一個極端,即是因為缺乏經
費教育不能普及。)另一方面,隨著普及教育發展,學位增多,升學機會不再如
以往萬中挑一,於是以往因其篩選功能而被視作提供學習動力的公開考試消減了
它在這方面的作用,從正面看是減輕了不健康的考試壓力,從負面看卻使不少學
生懶散下來而不知珍惜那讀書機會。加上社會風氣所及,多數人急功近利而不尊
重知識,一種消費者心態逐漸入侵學校,教育淪為技能訓練、教師淪為知識商販、
師生關係淪為商販顧客關係。學校的功能被視作只為社會供輸勞動力,教育辦得
成功與否完全以商管的成本回報率量度。久而久之,不只學生無心向學,但求以
最少的勞力換得最合算的成績,就連辦教育的有些人也認為普及教育必然意味程
度低落,唯一應付方法就是迎合「顧客」口味,降低對學生的要求。但不要忘記,
如果硬要套用市場經濟的術語,在教育這項「生產過程」當中,學生不只是「顧
客」,他們同時也是「產品」!因此,豈能以這些顧客的口味作為衡量產品好壞
的唯一標準呢?固然,我們不應墨守成規而無視社會對普及教育的要求和壓力,
但為了遷就學生而片面降低對學生的要求,只會縱容一種好逸惡勞和見難即退的
心態,做成人的素質下降,與普及教育目的剛好背道而馳!況且,如果身為教師
只曉慨嘆學生的素質一代不如一代,那是否低估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
呢?這種對學生的不自覺輕視態度只會對學生做成負面影響,本來有能力或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