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影响分析Ξ.PDF

人类活动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影响分析Ξ.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类活动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影响分析Ξ

第 14 卷 第 2 期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V ol . 14 N o . 2 1999 年 4 月 J O U RN AL O F N A TU RAL R E SO U R C E S Ap r . , 1999 人类活动对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周华锋 马克明 傅伯杰①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5) 提 要 干扰改变景观格局 , 同时又受景观格局的影响 ,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一个主要来源 。应用 IL W IS 地理信息系统 , 以 1 ∶20 000 植被图为基础 ,结合野外考察 ,分析了北京东灵山地区森林景 观空间格局 , 采用缓冲区分析方法 , 研究了人类活动对该地区森林景观格局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 明 ,在东灵山地区 ,人类活动的强弱与景观的破碎化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 。人类作用强的地区斑块 面积较小 ,作用弱的地区斑块面积较大 ,人类的活动对该地区的景观破碎化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随 着距所选择的干扰区的远近 , 几个景观多样性指数没有表现出有规律的大小变化 。虽然该地区人 类活动有愈来愈强的趋势 , 但 目前决定该地区景观空间格局的因子主要还是自然要素 , 人类活动 虽然也对该区的景观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但还不是决定因素 。 关键词 景观空间格局 人类干扰 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东灵山 分 类 中图法 P 90 1 景观是具有高度空间异质性的区域 ,它是由许多大小和形状不一 、相互作用的斑块按照 一定规律组成的。景观格局及其变化和发展是自然 、社会和生物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森林 景观作为一类极其重要的景观 , 它的性质 , 如斑块大小 、边缘数量 、栖息地之间的距离 、栖息 [1 ] 地斑块间的连通性对该区的动植物区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定量描述景观的空间特性 对于深入了解景观空间配置和生态过程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 干扰是景观异质性的主要来源之一 ,干扰改变景观格局 , 同时又受制于景观格局[2 ] 。干 扰是景观的一种重要的生态过程 。干扰可分为两种 :人为干扰和自然干扰 。随着世界人口的 增加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 人类对 自然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盲 目开 采和不合理的利用导致生态环境 日益恶化 。地球上纯自然景观已经很少存在了。人类干扰 对景观影响是特别受到生态学家关注的一个课题 。目前国内外对人类干扰的研究开展得比 较多 ,但大多数是针对人类干扰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也形成了许多理论 ,如 St uffling [3 ] 提 出 “中度干扰论”, 认为中度干扰有利于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景观多样性是最高层次上生物 多样性 ,在景观尺度上 ,研究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和景观多样性的影响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 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力图在景观尺度上 , 揭示研究人类活动对景观格局和多 样性的影响规律 。 1 研究地区概况 东灵山地区位于北纬 39°48′~40°00 ′, 东经 115°24 ′~115°36 ′,距北京市市区 100k m ,地 处小五台山向东延伸的支脉 ,属太行山系 ,最高海拔达 2 303m ,全区总面积为 63 64k m2 。本 ( ) (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49725 10 1 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39770 150 。 收稿 日期 : 1998 - 08 - 24 ;修回日期 : 1998 - 12 - 22 。 ①通讯作者 。 118 自 然 资 源 学 报 14 卷 区在地质构造上位于华北陆台中部的燕山沉积带 , 地貌类型为山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