耙梳黄铭昌写实绘画的艺术魅力.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耙梳黄铭昌写实绘画的艺术魅力

耙梳黃銘昌寫實繪畫的藝術魅力 蔡佩玲 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研究生 楔子 寫實繪畫的藝術魅力從何而來?1952 年在出生於台灣 花蓮的黃銘昌 (圖1),他用畫筆與顏料讓我們看到 「寫實」 藝術的媚惑。 在 1977 年,黃銘昌前往巴黎擬就讀巴黎美術學院;雖 然,面對塞納河對岸的羅浮宮,他曾難掩震撼的覺得自己好 渺茫,「我問我自己,還能不能夠繼續走下去?我真的能成 (註 1) 為一個藝術家嗎?」 ;但是 ,他也在此找到他願意畢生 追尋的藝術,他回憶著: 圖1:藝術家黃銘昌攝於自己畫作前 「…記得在羅浮宮走廊,一處不顯眼的角落 ,懸掛了十七世紀荷蘭畫家揚 .維梅爾 (Jan Vermeer )的一張小號油畫「花邊女工」。初見只覺一份與眾不同的氣質,日久下來,我越發 覺得那平凡的主題呈顯出無可言喻的安祥和靜謐,彷彿說明了美和時光的留駐。自此,我對 維梅爾畫作的愛與日俱增。……對我來說,維梅爾的畫是最純粹的畫,…在他筆下,無論日 (註2) 常生活中平凡的用具,人物淡雅的神情,都凝結成令人百觀而意猶未盡的永恆畫面。」 維梅爾 (1632-1675)以寫實收服人心。其實 ,在生前他的繪畫作品乏人問津 ,他始終仍 堅持他選擇的藝術之路;然,在他死後兩百年,他的畫作開始讓世人迷醉。如,1996 年在海 牙莫里斯邸宅(Mauristhuis )美術館的維梅爾大展,當時跨國界的畫迷們因希望一睹原作風 采而瘋狂購票,這一票難求的盛況,與維梅爾病逝時留下的一屁股債務,只有債主登門造訪 的情形相較,有著難以言喻的諷刺。黃銘昌在 1985 年回台灣,他,在 1989 年時,參加當時 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聯展時,展出以稻田為主題畫作,他以驚人的耐心,將一根根稻子 用畫筆種在畫布上。他一直堅持著他的藝術,就像這段報上標題: 「在鄉土寫實退燒之後,只有黃銘昌仍堅定而卓然地握著畫筆,細細描繪即將在都市化 (註3) 中消失的稻田。」 或許,他就像維梅爾一樣,懂得抓住對藝術的堅持與專注 ,因為這樣,就能消除雜音, 讓純淨的美音得以超越時空的界線,讓人感動 。這篇短文,將把焦點置於探索黃銘昌寫實繪 畫的藝術魅力,以此作為小小的起點,希望開啟一個更遼闊的藝術天地。 從稻浪談起 1 看到黃銘昌這幅《水稻1-風中水稻》(圖 2 )畫作 ,讓人覺得 ,好像吹著讓人懶洋洋的暖 風,那風不僅讓稻田湧起一堆浪,還將稻香給 吹進身體裡了。這就是藝術最讓人們感到驚訝 的能力,創造幻象的能力。首先,藝術家是如 何讓我們看到風,甚至進一步讓我們覺得風吹 得讓人渾身酥軟。事實上,這樣的錯覺絕非憑 空而至。這是黃銘昌畫作最讓人驚愕的本質所 在,藝術家以非現實的途徑來精確創造現實, 這樣的過程就像是變魔術一樣。我們知道,繪 畫本身就是一種視覺性的藝術,所以,當視覺 性的再現,愈趨近真假難辯,就愈趨近繪畫的極致境界。 圖2. 黃銘昌 《水稻1-風中水稻》 1989-1990 油畫 91×65㎝ 再現要精準才能寫實,所以,技藝的要求更是嚴苛。要強調的是,再現並不簡單,尤其 是讓沒有生命的顏料變成如有生命般的再現,要跨越這條橫溝,需要天分、學習及努力。黃 銘昌作畫的主題是當代的,但,他的技法必定是帶有歷史深度的。這個厚度,主要是體現在 技法傳承與演進的歷史性上。油畫,單就媒材和構圖技巧上,就免不了歷史這時間性的介入。 我們可以說,構圖、顏料的運用、描繪時所用的筆觸、筆法…等,背後均有龐大的歷史傳統 在。 手藝人的每一筆、每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