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的临床视察
湖北中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阻型)的临床观察
姓名:孙蓉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医妇科学
指导教师:梅乾茵
湖北中医学院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
中文摘要
研究课题
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研究目的
采用中药三联疗法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对中药三联疗法的临床疗效
进行评价,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研究设计
选用60例门诊诊断为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
30例,分为中药三联疗法治疗组和西药经期抗炎对照组。通过观察中药三联疗
法的结果评价临床疗效。
观察指标
症状及舌、脉的变化;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和外阴、阴道检查;腹式超
声波检查:子宫、附件。
治疗和观察方法
1.治疗组:
(1)中药内服内服中药以当归1og、川楝1og、玄胡1og、自芍129、赤
芍129、桃仁159、生苡仁249、皂角刺109、刘寄奴109、白花蛇舌草159、广
g、丹参129、红藤1
木香6 59为基础方,伴炎性包块者加莪术、乳香、没药;输
卵管不通者加路路通、王不留行、荔枝核;腹痛者加三七末、金瓜蒌;肾虚者加
寄生、川断、旱莲草、鹿角霜;白带量多加苍、白术;日一剂,水煎,取汁500ml,
分两次温服。
(2)中药外敷药用消瘫散(千年健、追地风、花椒、五加皮、艾叶、透
骨草、羌活、独活、血竭、乳香、没药等)上药共末,装入纱布袋内,蒸20分
钟,趁热外敷于下腹部,每次半小时,一天两次,每付药用七天,经期停用。
5
(3)中药保留灌肠药用红藤灌肠汤(红藤lg、败酱草159、丹参209、
5卧莪术159、枳实1 00ml,空针
三棱1 59、紫花地丁309、野菊花309),煎汁1
抽取药液,温度36—4o度,导管插入肛门,缓缓注入肠内,保留8小时以上,
每晚灌肠一次,经期停用。
中药三联疗法于经期停用,每月为一疗程,用药3个疗程观察疗效。
2.对照组:
甲硝唑注射液(0.5)250m1,欣匹特(阿奇霉素)(0.5)250m1,静脉滴注,
每日一次,于每个月经周期开始连用三天为一疗程,抗生素用药3个疗程观察疗
效。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结果
3.3
1.治疗组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盆腔炎愈显率7 3%,临床总有效率90.00%;
对照组愈显率43.33%,临床总有效率63.3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有显著
性差异(PO.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愈显率76.67%,临床总有效率
93.3
3%;对照组愈显率40.00%,临床总有效率60.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
湖北中医学院2006届硕士毕业论文
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两组药物均能改善患者局部体征,,而同一体征的改善情况组间比较有显
著性差异(PO.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研究结果表明,年龄、病程、病情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结论
中医药的三联疗法在治疗本病方面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主题词:慢性盆腔炎/中医药疗法
湿热瘀阻
临床研究
国三联疗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药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探究.pdf
- 中医药辨证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系统评价.pdf
-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葡萄膜炎方案的规范化临床探究.pdf
- 中医补肾疗法结合西药治疗肾虚型早期先兆流产的前瞻性探究.pdf
- 中医药辨治联合化疗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临床疗效再探究.pdf
- 中医虚实辨证治疗危重病患者腹胀早期的临床探究.pdf
-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和对患者血清IL-4、IL-8、TNF-α水平影响的研究.pdf
- 中国传统文化“及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pdf
- 中国传统文化及谐思想对老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pdf
- 中国古代哲学精气概念及中医学精气概念之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