鲧之传说的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的历史地理学解析.pdfVIP

鲧之传说的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的历史地理学解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周书灿 内容提要 先秦文献中有关鲧的诸多传说的记载,均包含有大量可信的历史素材, 较为真实地反映出文明社会前夕的若干史影。战国、秦汉时期,黄河下游地区,堤防建 筑,颇为普遍。这些数量众多的堤防正是衍生出今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大量 “鲧堤” 遗迹的素地和产生丰富的鲧的传说的沃土。 《世本 ·帝系篇》“鲧生高密”的传说,大体 上反映了远古时期鲧及其治水的传说,发生在地势较高的今天河南嵩山一带,《世本》作 者硬是将 “生活”之意的“生”,机械地理解为 “生育”的生,从而主观地杜撰 出“颛项生 鲧,鲧生高密,是为禹”的帝王家谱式的世系,其与历史实际完全大相径庭。 关键词 鲧 鲧堤 高密 [中图分类号]K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08}06—0146—06 鲧是先夏史研究中颇为值得关注的关键性人物。先秦文献中留下不少有关鲧之活动的记载,今天看来 ,这些内 容各异、甚至 自相矛盾的文字记录,包含许多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来 自于不同地域的传说资料,将其完全视为可靠 的信史 ,显然是不科学的。然而,将中华先民数千年留下来的有关鲧之史事的内容丰富的传说资料,一概视为古人毫 无根据的向壁虚构,同样是有问题的。廓清神话传说之后的重重迷雾,揭示远古历史的本来面目,是先秦史研究重要 内容之一。田野考古工作的全面展开与考古学研究的逐步深入,文化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民俗学等学科的蓬勃发展 则为这一有重要价值的研究不断提供更为丰富的研究素材和 日臻科学的方法理论。本文拟在此学术背景下,对鲧之 传说中若干聚讼纷纭的问题 ,重新提出并予以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以期求教于学术界的同仁和方家。 一 、 鲧之传说的综合考察及若干真实史影的分析 先秦文献中,屡屡有鲧之传说的记载。若将这些传说资料综合起来,系统地加以考察,则可以获得不少有重要价 值的历史信息。 . 《尚书 ·洪范》:“在昔,鲧堙洪水,泪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其洪范九畴,彝伦攸敦。鲧则殛死,禹乃嗣兴。” 《尚书 ·尧典》:“流共工于幽洲,放雕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左传》文公二年:“祀,国之大事也,而逆之,可谓礼乎?……故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窑。” 《左传》桓公三年:“昔尧殛鲧于羽山,其神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三代祀之。” 《国语 ·周语下》:“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殛之于羽山。” 本文为200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 目《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阶段性成果,(批准号:07BZSO08)。 ll__llll。。ll括 j 鲧之传说的地域分野与鲧生高密的历史地理学解析 《国语 ·周语下》:“其兴者,必有夏、吕之功焉;其废者,必有共、鲧之败焉。” 《国语 ·鲁语上》:“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 《国语 ·鲁语上》:“夏后氏稀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国语 ·晋语五》:“是故舜之刑也殛鲧,其举也兴禹。” 《国语 ·晋语八》:“昔者鲧违帝命,殛之于羽山,化为黄熊,以入于羽渊,实为夏郊。” 《国语 ·吴语》:“今王既变鲧、禹之功,而高高下下,而罢民以姑苏。” 《墨子 ·尚贤》:“昔者伯鲧,帝之元子,废帝之德用,既乃刑之于羽郊。” 《孟子 ·万章上》:“舜流共工于幽洲,放罐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楚辞 ·天问》:“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 《山海经 ·海内经》:“黄帝生骆明,骆明生白马,白马是为鲧。” 《山海经 ·海内经》:“鲧窃帝之息壤 以湮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吕氏春秋 ·君守》:“夏鲧作城。”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