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谣》授课教案2010-11-23.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城谣》授课教案2010-11-23

6 现代诗两首 执笔:耒阳正源学校 黄志翔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人对故乡、祖国的眷恋之情。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操。 2、掌握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培养读诗、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为教学重点 2、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长城谣》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请同学们说出中国的象征物,如长城等(游子思乡的载体)。长城,一个萦绕了几个世纪的梦想,一个凝聚了万千沧桑的奇迹,一个似乎永远沉睡又永远充溢着激情的建筑,穿越时空的阻隔,雄踞高山之巅,无可替代地成为华夏儿女心中的永恒!今天,就让我们在台湾女诗人席慕容的《长城谣》里再次仰望历史的苍穹、谛听游子的心音。 二、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出生,蒙古族女诗人。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出生于四川,13岁时在日记里写诗,14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 198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七里香》,一年内再版七次。席慕容诗多写爱情、人生、乡愁,清新易懂,使其拥有大量的读者。 三、检查预习——给下列的划横线字注音: 焉( yān )支 隘( ài  )口 蹲( dūn   )踞 荒莽( mǎng ) 焚( fén  )起 敕( chì  )勒川 四、整体感知 1、听读诗歌,要求: ①听字音; ②听节奏; ③听重音 (要做上符号) 。 2、朗读诗歌,评价朗读。(字音、节奏、重音、感情的表达等) 3、根据内容和表达方式,诗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和哲理诗。这首诗属于那一类? 4、每节诗都写了些什么内容?抒情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抒情。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第一节:着重写长城历经沧桑,是历史的见证。 第二节: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抓住重点词语:总、一……就……) 第三节:写梦回故乡,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抓住重点词语:不眠) 5、如果要你用 “这种情感”做本体,写一个比喻句,你怎么写? 例:(1)这种情感如火一般炽烈。 (2)这种情感像长城一样厚重。 (3)这种情感像大海的波涛一样汹涌澎湃。 五、解读探究 (一)讲授第一节 师: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写历史,方法很多,即使洋洋洒洒千万言也未必能反映历史全貌。但诗人只用一节诗,短短的几句,便勾勒出浩浩一部长城史,两千多年的征战与杀伐。长城,曾上演过多少悲欢离合,而流到诗中的只有寥寥数字:“城上城下的争战”,“夺了焉支又还了焉支”。诗人完全放弃感情评价,只是让历史凸现其本体状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无情的长城面前,在无情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而古老的长城却饱经沧桑,成为历史的见证。提问: 1、长城是历史的见证,他见证了民族的哪些事件? 明确:战争、荣辱(夺、还)、悲欢。 2、为什么说长城“无情” “冷眼看人间恩怨”? 明确:他饱经沧桑,见证历史的发展,却不参与历史的创造。 师:朗读提示:本节朗读时语调应深沉、舒缓、凝重,以凸现长城的沧桑感。 (二)讲析第二节 师: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诗人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而是非常含蓄地写出了古老的长城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和对自己的影响。“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因为,长城已成为民族的象征,成为祖国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不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诗人心系长城,心系故乡,视古老的长城为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会日夜牵肠挂肚,魂牵梦绕。长城在诗人心中,早已不仅仅是客观的物象和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民族苦难历史和丰富民族遗产的象征。所以,才会让多情的诗人歌不成声、赋不成篇,却又挥之不去,成为一种情结。提问: 1、诗人如何抒情? 明确:“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2、为什么唱长城时“不能成声”,写长城时“不能成篇”,而一提到长城心中“便有烈火焚起”? 明确:长城是民族的象征,祖国的象征 。 3、“火中有你万里的躯体,有你千年的面容,有你的云、你的树、你的风”应作何理解? 明确:作者魂牵梦绕长城,在他心中,长城的形象早已千百遍的出现。以至于一提到长城,长城的形象,比如身躯、面容、云、树、风等都如在眼前、历历在目。万里极言空间之广,千里极言时间之长。 师:朗读提示:前三句轻慢读一二句,读第三句时重读稍快。形成语气上的强烈对比,突出由抑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