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张从正补法思想浅谈.pdf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张从正补法思想浅谈

光明中医 2009 年 8 月第 24 卷第 8 期   CJ GMCM  August 2009 . Vol 24 . 8 ·1447 · 张从正补法思想浅谈 ( ) 李建香  南京中医药大学 2 10029   摘要 :金元时期 ,作为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治病多以汗 、吐、下三法为主要手段 ,被后世尊奉为攻邪派的宗师 。然而张氏的补法 却独树一帜 , 内涵极其广泛 ,提出“制其偏盛即补”的思想 。不论在攻邪中 ,还是在攻邪后 ,张氏都十分重视补法 ,重视气血宣通 ,其 补法思想是非常独到的。   关键词 :张从正 @;气血宣通 ;补法 ;攻邪学派 ( ) doi :10 . 3969j . issn .. 2009 . 08. 021   文章编号 2009 [ 1] (   张从正 ,字子和 ,号戴人 ,金元四大家之一 。张 可见 ,张氏补法的内涵是 :采用多种途径 当然包 氏之学 ,宗奉《难经》、《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 括汗 、吐、下等祛邪方法) [3 ] ,而达到促进气血宣通 ,恢 作 ,并受刘河间火热理论及其用药寒凉的影响 ,形成了 复人体正气的一种客观效果 。 以攻邪祛病为核心的独特学术思想 , 临证多尊崇汗 、 2  攻邪中蕴含补法 吐、下三法 ,提出“病由邪生 ,攻邪已病”的观点 , 以“攻 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明确指出“下中自有补”, 邪派宗师”“医王”之名屹立于古往今来众多医家之中。 “下药乃补药也”。他认为“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并不 对于张从正的补法思想 ,世人多认为其 已淡化 , 已摒 仅仅局限传统意义的通便 、逐水方法 。只要有邪实的 弃 ,有时代的局限性 。可是 ,笔者认为张从正之所以成 存在 ,就可应用下法 。下之病邪可去 ,壅滞可除 ,达到 为一代名医 ,“治病八法”必是样样精通 ,而攻邪是其特 促使气血流通 ,恢复人体正气的目的。“陈菀去而肠胃 长 ,是其与众不同之处 。也就是说 ,张氏的攻邪方法是 洁 , 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便是明证 。 在一个较高层次上的突起 ,是其功底坚实 ,精通诸法基 同时 ,张氏在使用攻下剂时 ,并非单纯的使用攻下药 , 础上的鲜明特色 ,这也是其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重 而是攻中寓补 ,攻补结合 。张氏常用的诸多方剂是属 要原因。 于攻补兼施的:柴胡饮子由柴胡、人参 、当归、白芍 、黄 1  张氏补法的内涵 芩 、大黄 、甘草组成 ; 人参散 由人参 、石膏、滑石 、寒水 张从正提出“制其偏盛即补[2 ] ”的补法思想 ,不同 石 、甘草组成 ;神功丸由人参 、大黄 、诃子皮 、麻子仁组 于传统意义上直接针对虚损病证实施补益的方法 。在 成等等 。另外 ,现代实验研究表明 ,“下法”确实有促进 《儒门事亲 ·补论》中其弟子麻九畴指出: “予请为言补 机体本身组织修复功能发挥的作用 。 之法 ,大抵有余者损之 ,不足者补之 ,是则补之之义 。” 3  攻邪后运用补法 其已将“有余者损之”这种通常意义的祛邪之法明确列 张从正十分注重药后食补 ,病蠲后补之 。他主张 入张氏补法的范畴 。张从正在阐述补法时亦说 :“余用 “及其有病 ,当先诛伐有过 。病之去也 ,粱肉补之”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