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枣庄市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措施
枣庄市古树名木现状及保护措施古树名木是一个民族悠久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是森林资源中的瑰宝,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来的珍贵遗产,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历史和自然界的物种变迁,是研究社会与自然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活标本、活文物,也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我市古树资源丰富,现有散生古树125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67株,二级古树(树龄300-499年)29株,三级古树(树龄100-299年)29株。树种有侧柏、国槐、银杏、皂荚、圆柏、黄连木、丝绵木等17种。古树群6处36425株,其中石榴古树群2处36270株;青檀古树群1处50株;板栗古树群2处95株;侧柏古树群1处10株。稀有树种有重阳木、厚壳树、紫弹各1株。2004年滕州市举办红荷节,太空飞行员杨利伟在滨湖红荷湿地管委会广场栽植的一株广玉兰树,可视为名木。
我市现存的古树有以下特点:一是“古”。我市最古老的树为滕州西岗镇清泉寺内的一株国槐,树龄2800年,其次为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张塘村的银杏,树龄2500年(是省内第二古老的银杏树)。而福建泉州“古树王”才不过1300年。峄城区青檀寺内的青檀古树群,平均树龄300年,是国内最古老的青檀树群。二是古树群数量大。峄城冠世榴园内的古石榴群数量在3.5万株以上。另有山亭区水泉梨树、徐庄板栗、店子大枣、北庄柿子4大果树类古树群,虽没普查登记但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数量达2万余株。三是可利用价值高。古树除了科学、文化和经济价值外,还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广西西双版纳有一株200年生的榕树由32条气生根形成的“独木成林”景观,当地人就此建立了专门的公园来吸引游客。我市景区内的古石榴、银杏、国槐、青檀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着游客,为旅游业增光添彩。为了管护好古树,保护好这些城市历史的“活化石”,我市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保护一株古树名木,就是保存一部自然与社会发展史书,就是保存一件珍贵古老的历史文物,就是保护一座优良种源基因库,也是保护一种人文和自然景观,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保护祖先留给我们和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把古树名木宣传纳入公益宣传范围,广播、电视播放公益广告,旅游景区设立保护古树名木警示牌。电视台连续5期播放了古树资源保护专题片,宣传保护意义、知识,以及对重点案件的查办情况,同时在每天枣庄新闻后都以字幕形式倡导社会爱护古树资源。出动宣传车、张帖宣传标语。市林业局、市建委、市公安局、旅游局等组成专门的宣传队伍,张贴了laquo;关于切实加强古树资源保护管理的通告raquo;和古树保护标语,普及保护知识。政府在laquo;政务督查raquo;开辟了laquo;古树保护管理工作动态raquo;专栏,督导各部门的工作。使广大群众树立起古树就是“活化石、活文物”的观念,提高保护古树的自觉性,全社会爱护、保护古树资源的良好风尚逐步形成。
2、健全保护制度,强化组织措施。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和支持古树资源管理工作,把古树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成立了由主要领导牵头,纪检、政法、检察、公安、林业、建委、工商、旅游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古树资源管理领导小组,领导、指挥、监督古树资源管理。并多次召开古树保护专题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古树保护工作。
同时,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加强和规范古树保护工作。2006年4月,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林业工作的决议》,要求加强古树名木保护。2006年7月,市政府出台了贯彻人大决议实施办法, 对古树名木的普查、日常管护、保护经费来源、损坏古树处理等做了明确规定。2008年10月枣庄市人民政府出台了《枣庄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进一步从制度上更完善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2006年3月,峄城区政府出台了《峄城区石榴等古树资源保护管理方案》;2007年1月,峄城区林业局、峄城区区公安分局、峄城区榴园镇人民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囤积石榴古树(大树)资源的通知》。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有组织的团伙盗挖买卖古树、非法囤积古树情况,市政府成立了由政法委牵头,市建委、市林业局、市公安局组成的工作组,开展从快、从重、从严的联合打击治理活动。加快案件查办力度,及时公开曝光。检察、审判机关提前介入,联合办案,快查、快捕、快审、快判。对涉及国家工作人员、基层组织负责人及党员干部的,纪检监察机关视情节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08年以来,共查处案件28起,查获装卸车等大型作案工具34台,收缴盗挖、倒卖石榴大树224棵,行政处罚26人,有效遏制了破坏古树案件的发生。
3、管护措施得力,保护效果好。
市政府定期普查古树名木,建立完善的档案,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