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凝胶释药模式及机制研究进展 - 中国中药杂志.pdf

温敏凝胶释药模式及机制研究进展 - 中国中药杂志.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敏凝胶释药模式及机制研究进展 - 中国中药杂志

第33卷第1期     中国 中药杂 志 Vol.33,Issue 1 2008年1月          ChinaJournalofChineseMateriaMedica        January,2008 温敏凝胶释药模式及机制研究进展 1 1 1 2 姜玲海 ,冯 怡 ,沈 岚 ,徐德生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03; 2.上海中医药大学 附属曙光医院,上海200021) [摘要] 温敏凝胶因具临界相转变温度而被作为能达到定点、定时、定量释药目的药物控释体系的载体之一 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随着温敏凝胶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其释药模式及机制被不断提出和发现,不同释药 特征的释药模型也相继建立。温敏凝胶释药模型、模式及机制的研究透彻将使温敏凝胶在医药、生物等领域得到 更好的应用。 [关键词] 药物控释体系;温敏凝胶;释药模式;释药机制 [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302(2008)01010504 [5]   温敏凝胶因具临界相转变温度,能因环境温度的改变而 迅速释放药物的目的,其控释药物途径如图1 所示。这种 发生膨胀/收缩状态的改变,因而被作为药物控释体系的载 模式的缺点是当水凝胶处于溶胀状态时,包容在内部的药物 体之一,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热点。自1975年美国麻省理 也会向外释放,而升温后水凝胶又迅速收缩,药物释放太快, 工学院田中丰一教授发现聚酰胺类物质可因温度改变而发 不能达到控释的目的,因而这种模式已基本被“开关”控制 [1] 生相转变以来 ,用于制备温敏凝胶的高分子材料也不断丰 模式所取代。 富,从天然的纤维素、壳聚糖到合成的聚丙烯酸类、聚丙烯酰 胺类、聚肽类等,如今多种嵌段共聚物也被不断开发和利用, 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稀共聚物(PEOPPOPEO,泊洛沙姆)、N 异丙基丙烯 酰胺聚偏氟 乙烯共 聚物 (PolyNIPAAm [2] PVDF) 、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PLGAPEGPLGA, [3,4] PEGPLGAPEG) 等。 随着温敏凝胶研究和应用的不断深入,其释药模式及机 制被不断提出和发现,不同特征的释药模型也相继建立。作 图1 挤压式(extrusionmethod) 者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温敏凝胶的释药模式及机制研究进行 1.2 “开关”控制模式 阐述,为各种类型温敏凝胶的释药特征研究提供参考,以使 当聚合物链中引入疏水组分后,PNIPAm水凝胶即实现 温敏凝胶在医药、生物等领域得到更好的应用。 “开关”控制模式。根据不同的开关机制,又分为以下几种。 1 丙烯酰胺类温敏凝胶释药模式 1.2.1 皮壳结构正“开关”模式 当环境温度升至其低临 目前丙烯酰胺类温敏凝胶是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其对 界溶解温度(LCST)以上时,水凝胶的表面会收缩形成一种 药物的释放也有多种模式。 薄的致密的皮壳,阻止水凝胶内部的水分和药物向外释放, 1.1 挤压式 即水凝胶处于“关”的状态。而温度低于LCST时,皮壳溶胀 即借助凝胶网络的快速收缩而释放药物。于低温时将 消失,水凝胶处于“开”的状态,内部的药物以自由扩散的形 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放入药物溶液中溶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