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和分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和分类

第三军医大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首页 第次课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节课教案完成时间年月日 课程名称 教员 副教授 专业层次 年级 授课方式 学时 授课题目(章,节) 基本教材、主要参考书 和相关网站 2005 参考书:《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史玉泉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 网站:; 教学目标与要求: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和分类。运动神经元病的基本表现。 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要点(病史、体征、电生理检查) 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和分类 脊肌萎缩症的病因、病理、诊断 10min 原发性侧索硬化及进行性球麻痹的病因、病理和诊断 20min 运动神经元疾病的治疗 5min 小结 5min 教学重点与难点: 运动神经元病的诊断要点。运动神经元病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组长审阅意见:签名年月日教研室审阅意见:签名年月日 第三军医大学理论与实验课教案续页 基 本 内 容 教学方法手段 和时间分配 Motor neuron disease,MND) 一、运动神经元病的概念和分类 (一)概述outline 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motor neurons、脑干后组运动神经元、皮质锥体细胞及锥体束的慢性进行性变性疾病。 临床特征:上或(和)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并存,表现为肌无力myoasthenia、肌萎缩muscular atrophy与锥体束征pyramid sign不同的组合,其中以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者为最常见。感觉和括约肌sphincter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二)运动神经元病的分类 脊肌萎缩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 原发性侧索硬化 primary lateral sclerosis (PLS) 肌萎缩侧索硬化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进行性延髓麻痹 progressive bullar palsy(PBP) 其中以肌萎缩侧索硬化为最常见。 二、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1.临床特征characteristics: 脊髓前角细胞、脑干运动神经核团和锥体束同时受累。 全球分布global distribution 年发病率incidence 0.2—2.4/百万 5,000,000,000 年新增病例 10,000 患病率prevalence 0.8—7.3/百万 3,5000 散发病例sporadic cases 90%以上,家族性familial cases10% 存活时间survival time 31—43月 2.病因etiology及发病机制pathogenesy 本病病因至今不明。经许多研究,提出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遗传heredity、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兴奋毒性exitotoxicity、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缺乏、中毒intoxation、免疫immunization、病毒感染及细胞程序性死亡、NO等也参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发病。各种机制可能单独或同时在某些病例的发病中起作用。 遗传机制genetic mechanism 公认: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突变,位于21号染色体长臂(21q21)上的D90A是最常见的突变形式。 氧化应激机制oxidative stress mechanism 运动神经元病患者,存在组织氧化损害的证据。肝脏内异常线粒体的存在也证实与神经元坏死或凋亡有关。 兴奋性氨基酸excitatory amino acids介导的神经毒性机制 证据:患者血和脑脊液内兴奋性含量增高;非NMDA受体阻断剂可防止兴奋性氨基酸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元的损伤(离体神经元培养研究证据);外源性兴奋性氨基酸可诱导运动神经元死亡,模拟脊髓前角细胞损伤表现。 神经营养因子缺乏(neurotrophic factor;neurotrophic factors defect) 证据:部分研究揭示,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神经营养因子减少。 中毒机制intoxication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多种金属代谢异常,包括铝、钙、硅等 免疫机制immunologic mechanism 有些患者并发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在血清中或肾小球基底膜上可检出免疫复合物。高于正常人群。 病毒感染viral infection HIV-2病毒感染和乙肝病毒可能与发病有关。而已经证实脊髓灰质炎病毒与运动神经元病无关。 细胞凋亡、NO及代谢异常也显示可能参与运动神经元病发病机制。 3.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