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6其他求导法则
§2. 6 其他求导法则
一、隐函数的导数
1、显函数( 形如y(f(x)的函数称为显函数( 例如y?sin x ( y(ln x(+e x (
2、隐函数( 由方程F(x( y)(0所确定的函数称为隐函数(
例如( 方程x(y3 (1(0确定的隐函数为y , (
如果在方程F(x( y)(0中( 当x取某区间内的任一值时( 相应地总有满足这方程的唯一的y 值存在( 那么就说方程F(x( y)(0在该区间内确定了一个隐函数(
把一个隐函数化成显函数( 叫做隐函数的显化( 隐函数的显化有时是有困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 但在实际问题中( 有时需要计算隐函数的导数( 因此( 在这节课里外面主要讨论隐函数不易显化或不能显化时如何求它的导数。
3、隐函数求导法-----直接对方程两边求导
例1.求由方程e y(xy(e(0?所确定的隐函数y的导数(
解( 把方程两边的每一项对x 求导数得
(e y)(((xy)(((e)(((0)((
即 e y( y((y?xy((0(
从而 (x(e y(0)(
例2.求由方程在点()处的切线方程。
解( 把方程两边分别对x求导数得
由此得 (
因为当x(0时( 从原方程得y(0( 所以
(
所求的切线方程为:
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1、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定义
设y与x的函数关系是由参数方程确定的( 则称此函数关系所表达的函数为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
2、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求导数的方法
在实际问题中( 需要计算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但从参数方程中消去参数 有时会有困难( 因此( 我们希望有一种方法能直接由参数方程算出它所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求导法:
设具有单调连续反函数 ( 且此反函数能与函数构成复合函数 ( 若和都可导( 则
(
即 (
例3( 求椭圆在相应于点处的切线方程(
解( (
所求切线的斜率为(
切点的坐标为( (
切线方程为(
即 bx(ayab (0(
例4.设一质点运动轨迹的参数方程为(
求该质点在时刻的速度。
解( 先求速度的大小(
速度的水平分量与铅直分量分别为
所以在时刻的速度的为:
(
三、对数求导法
1、对数求导法
先在两边取对数, 然后利用隐函数的求导方法求出y的导数.
对数求导法适用于求幂指函数y([u(x)]v(x)的导数及多因子之积和商的导数(
例5.求y(x sin x (x0)的导数(
解法一( 两边取对数( 得
ln y(sin x ( ln x(
上式两边对x 求导( 得
(
于是
(
解法二( 这种幂指函数的导数也可转化为指数函数的导数,然后利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方法求出的导数(
y( (
(
例6( 求函数的导数(
解( 先在两边取对数(假定x4)( 得
ln y[ln(x(1)(ln(x(2)(ln(x(3)(ln(x(4)](
上式两边对x求导( 得
(
于是 (
四、小结与思考
1、隐函数求导方法: 直接对方程两边求导;
2、对数求导法:对方程两边取对数,按隐函数的求导法则求导;
3、参数方程求导: 实质上是利用复合函数求导法则.
思考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大作业:如何理解“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应如何加强作风建设?.docx VIP
- 教师实习心得:教育反思与教师实习心得:有效的教学离不开有效的反思合集.doc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全文.pdf VIP
- 代数式的值-新浙教版-七上数学.pptx VIP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困难).docx VIP
- 浙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特殊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标准困难).docx VIP
- 村两委换届调研报告大全一.doc VIP
- 2024-2030年中国面食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护士条例》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表.docx VIP
- 中国宠物行业2025年宠物医疗市场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