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

小儿手足口病临床诊治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8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约治疗4~7 d后体温降至正常,皮肤水疱干涸,丘疹消失,不留色素沉着,口腔溃疡多在1周~10 d治愈,有并发症的患儿临床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合并肺炎患儿约7~10 d后痊愈。合并心肌炎的患儿治疗2周后,心肌酶谱恢复正常而出院;白细胞异常者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由于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强的传染性,在治疗的同时需加强消毒,对被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隔离处理,加强疫情报告,在流行期间,因尽量少到公共场所,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对出现症状应及时就诊,从而得到及早治疗,防止危重并发症的出现。 【关键词】 小儿手足口病;诊治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柯萨奇病毒和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1]。为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现对我科收治的18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0例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其中男98例,女82例,年龄4个月~10岁,其中4月龄~1岁35例,2~3岁72例,4~5岁60例,6~10岁13例。本组患儿主要为托儿所、幼儿园等群居儿童,其中145例有接触史,35例无接触史。 1.2 临床表现 本组中30例有前驱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哭闹不安、精神萎靡、咳嗽、流涕、流涎、拒食等;其余无前驱症状;发热125例,不发热者55例;其中发热6 d 10例;本组172例患儿出现口腔黏膜胞疹、软硬腭、舌、唇、牙龈黏膜和咽颊部,以咽颊部、软鄂和舌缘部最多见。所有患儿均有特征性的皮疹,其特点:形态大小为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斑丘疹、疱疹;分布情况:主要分布在手掌及脚底,67例在臀部、肛周、膝部有丘疹或斑丘疹;皮疹数量不等;出疹顺序病例按手心、足心、臀部、再至其他部位,皮疹多在2 d内出齐。病初口腔内出现直径1~5 mm水泡样黏膜疹,边缘充血明显,约1~2 d后出现破溃,形成表面为黄白色假膜的小溃疡,周围绕以红晕,大小为针尖至绿豆大小不等,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散在分布,很少融合成片。 1.3 实验室检查 患儿入院后均常规做心电图、心肌酶、免疫球蛋白、胸部X线片等检查。心电图异常者145例,表现为ST段下降、T波低平、肢导低电压、Q-T间期延长、I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肌酶CK-MB升高者121例;心电图、心肌酶同时异常者78例;胸片提示支气管肺炎者24例,肺部听诊均无口罗音;15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查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100~250 mmH?2O,白细胞数(8~120)×10?6/L,分类以单核为主者6例,以多核为主者7例,蛋白正常,葡萄糖及氯化物正常;脑电图异常者2例,表现为多灶性、弥漫性高幅或低幅慢波、复合慢波;头颅MRI未见异常;眼底检查未见视乳头水种。 1.4 治疗方法 确诊后采取严格消毒隔离措施,嘱患儿多饮水,清淡饮食;早期应用利巴韦林10~15 mg/(kg#8226;d)静脉点滴,合并肺炎、脑炎或细菌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发热者予清热泻火等对症治疗,同时予核黄素静脉点滴促皮疹愈合;心肌酶谱异常者加用营养心肌药物;并发心肌炎、脑炎者安静休息、吸氧、限制液体入量,应用维生素C、果糖等营养心肌细胞、脑细胞,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甲强龙、人血丙种球蛋白加强抗病毒、调节机体免疫力治疗。 2 结果 本组18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临床治愈或好转出院,约治疗4~7 d后体温降至正常,皮肤水疱干涸,丘疹消失,不留色素沉着,口腔溃疡多在1周~10 d治愈,有并发症的患儿临床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合并肺炎患儿约7~10d后痊愈。合并心肌炎的患儿治疗2周后,心肌酶谱恢复正常而出院;白细胞异常者经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3 讨论 1981年我国首次发现手足口病,该病以口腔、手、足发生疱疹并有发热为主要特征,常见的病原体有柯萨奇A组16型(Cox.A16)和新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A5、A9和A10也可致病[2]。婴幼儿为易感人群,该病传染性强,主要传染源是人,以群居儿童多见。人是肠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本病的传染源。肠道病毒主要经粪一口和(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驰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根据特征性的皮疹和发热,诊断多不困难,但应注意与疱疹性咽峡炎、水痘、丘疹样荨麻疹等疾病相鉴别。手足口病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