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发生程度及施氮量关系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稻瘟病发生程度及施氮量关系探析

稻瘟病发生程度及施氮量关系探析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目前,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 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慢性型病斑 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 急性型病斑 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 白点型病斑 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 褐点型病斑 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 节温 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 穗颈瘟 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 谷粒瘟 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近几年来,我区种植水稻品种“吉粳88”的栽培面积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由于该品种抗病性、抗倒伏性、耐肥性极突出,是喜肥性品种,因而分蘖力相对较低,农户为了增加水稻分蘖数,过量施用氮肥,导致2009年水稻稻瘟病大发生。分析原因除气候原因外,主要是因为过量使用氮肥造成,公顷施氮量平均已达200公斤,严重者达250公斤。而农户却不认为稻瘟病(当年)的发生与施氮量严重超标有直接关系,而是认为品种原因。为了证实水稻施用氮肥与稻瘟病发病关系,特做此相关研究。 该试验设三次重复,3个处理,共9个小区,每小区30m2,随机排列,这三个处理分别是: 1.低于成规施肥: N-P2O5-K2O(120-60-90公斤/公顷) 2.测土配方施肥:N-P2O5-K2O(150-60-90公斤/公顷) 3.当地习惯:N-P2O5-K2O (210-60-90公斤/公顷) 试验地点:山河街道烧锅村9社,牛玉明家田块土壤测试值有效氮128mg/kg,速效五氧化二磷34mg/kg,速效氧化钾130mg/kg。 调查时期及方法: 叶瘟:于分蘖、拔节期各调查一次。穗茎瘟:于齐穗,乳热期各调查一次,病情调查结果如下: 表1调查结果显示,叶瘟发生级别从处理2的0.33级到处理3的1.33级;穗茎瘟只有处理3发生级别为2级。稻瘟病的发生程度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表2结果显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穴穗数增加;籽粒千粒重下降;秕粒率增加;产量也明显下降。 因此说明水稻稻瘟病的发生程度除气候因素外与施入氮肥量的多少有一定的关系。建议广大稻农在水稻施肥上要在测土化验的基础上合理施肥;培育壮苗,以此来提高分蘖及抗病力;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病。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