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剖析了阻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措施。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精神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世纪。在这个“新经济”时代中,知识经济的竞争是人的智力和知识的竞争。归根结蒂,是人才的竞争,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的竞争。这种竞争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激烈,甚至更加残酷。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事关经济全局的大事,是事关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和摇篮的高等学校,要为21世纪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与正确的价值观;还要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康个性与精神力量;学会学习,具有终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意识;具有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尤为重要的是,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1] 1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1.1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高级科技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基地,必须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目标,为创新人才创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 1.2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2] 1.3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既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又可以使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缩短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距离,从而可以充分体现教学的内在规律与目的。 2 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2.1 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传统教育中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课程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英语过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及专业的压力花去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从而限制了很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3 重视认知发展,忽视情感教育。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而在创新过程中,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在创新的过程中,会经常遭遇到失败及其它挫折,而这些都需要具有充分的情感准备。但是由于高校缺乏这方面的锻炼和培养,常常导致学生在遭遇到挫折与失败时,由于不能及时调节自己的情感经历而终止创新工作。 2.4 心理失衡,阻碍了成才。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由于高考失利产生的抵制情绪,成天萎靡不振,在学习上缺乏动力,对未来缺乏长远目标,就更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塑造,创新能力的培养。 3 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3.1 冲破传统习惯,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是一种与传统习惯抗争的思想。现在的大学生通过中小学升学应试教育的洗礼,已经抹杀了创新的思维,养成了墨守成规的习惯。有研究表明,六岁以前的小孩创新的思想有90%,十岁的小孩创新的思想只有10%。我们如何把抹杀的创新意思重新灌输给大学生,从教育者的角度首先必须冲破传统的观念,增强创新意识。 3.2 统一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那个或那些老师的责任,而是全校上下应该形成共识,共同来创造这个环境。而要形成全校上下创新意识,只有领导高度重视,协调各部门来齐抓共管,统一部署。 其次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新时代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学校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科学的学习方法,尤其是适应他们自身特点的自学方法及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要养成创新的习惯。 再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