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震撼人心《流民图》(三则)
震撼人心《流民图》(三则)
2005年12月底,广州冬季拍卖会上,一件特殊的拍品吸引了众人的眼光:它就是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中国著名人物画大师蒋兆和先生的不朽之作《流民图》。
蒋兆和先生1904年出生在四川泸州,20世纪20年代到上海,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给人画擦炭像、刷广告、绘制布景糊口谋生,同时学习素描、油画,还作雕塑。在自学与社会实践中认识了艺术的真谛,他深深地了解旧中国社会民众苦难的深重,又苦心孤诣地将传统绘画和西洋绘画,既改造又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水墨人物画风格,用于真实地描写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揭露黑暗,鞭挞丑恶。他把传统写意画的美学原理、技法和西洋素描的科学原理、形式法则,大胆地结合在一起,使国画人物画一别以往衰弱的状貌,使中国人物画的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明显的飞跃。
《流民图》长近27米、高2米,创作于一九四三年的北京,它是一幅抗战时期在沦陷区诞生的反战巨作,它以史诗般的艺术形式,揭示了战争的苦难。当时日本侵略者践踏了我国的半壁河山,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遭遇,是激发画家构思《流民图》创作的动机。一九四二年,蒋兆和曾去上海、南京等地搜集素材,画了许多素描、速写人物,但创作全图时,还是请了许多模特儿、其中包括画家的朋友如国画家邱石冥、木刻家王青芳等。画卷由右至左,起始是一位拄棍老人,他身边还有一位卧地的老者,已经气息奄奄,二位妇女和一个牵驴人围着他,毫无办法。再往下,是抱锄的青年农民和他的饥饿的家眷,抱着死去小女儿的母亲,在空袭中捂着耳朵的老人,以及抱在一起、望着天空的妇女、儿童。断壁颓垣、尸身横卧、路皆乞丐。再往下,是乞儿,逃难的人,受伤的工人,等待亲人归来的城市妇女,弃婴,疯了的女人,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在痛苦中沉思的知识分子……
《流民图》的核心部分在整个画面接近黄金分割的部位,虽然只占很小的画面,只画了几个妇女和一个捂着耳朵的老人,但是细心的人一眼就能看出画的是躲避敌机轰炸的场面。这是此画的精髓。如果把这一段拿掉,画面上只有逃亡的人群,男女老幼皆有,数目也很多,但是因为什么逃亡?因为战争?还是因为水灾?不清楚。这显然是本图关键的一笔。
《流民图》全以毛笔、水墨画出,其形象描绘之具体、深刻,在现代绘画史上是鲜见的。传统人物画由于一味追求写意性,加上公式化,近几百年来很少有深刻描绘现实的作品。蒋兆和把西画素描手法引入中国画、每画一个人物都必求有生活依据,有相应的模特儿作参考。他适当吸取光影法刻画人物面部,但又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这是自近现代倡导写实主义绘画以来,在人物画领域所获得的巨大成果。
此次参拍的《流民图》是当年蒋兆和先生为防不测,特地制作的50套《流民图》全卷照片中仅存的第二套。当时,《流民图》原作于1943年10月在北平太庙公开展出时,因画卷展示了由日寇侵华而造成的民族灾难,结果仅展出半日,就被日本宪兵队查禁,不久,在上海展出时又被当局变相收走,从此《流民图》杳无音信。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意外地在上海某银行的地下室里发现,但已被腐蚀掉10余米,如今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的代表作。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脱了他个人成就的范畴。这一幅巨作是中国画20世纪人物画的巅峰,置于世界画坛,它是毫无愧色而名副其实的世界名作,它那深远的人文内涵,多人物、大场面的中国穷苦大众的众生相,造型各异,个性迥然,内心世界的微妙刻划和反抗日寇侵略的浩然正气,其宏伟的历史画卷在百年以来的中国绘画史上没有一个人和一件艺术品可以和他相提并论,在国际画坛也属罕见。
弥足珍贵的汉釉陶杯
文/陈百华
前不久,我意外地收获了一只“大美不言”的单耳釉陶杯,(见图,高8.1厘米,口径10.5厘米),经过认真分析和研究后发现:这是一只汉代早期极为罕见和珍贵的原始瓷器,亦称釉陶器。
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器虽说是商周时期的继续与发展,但由于战国末年的战乱,这一烧制原始瓷器的工艺曾一度失传和中断,致使秦汉时期的原始瓷无论在品质还是工艺上都出现了退化现象,其发展似乎又有了一个独立的新开端。
秦汉的原始瓷器就其胎质、釉色、器型和纹饰等方面,都与商周时期原始瓷不尽相同,明显标有自己的时代特色。笔者的这只原始瓷杯,从形制、胎质和釉色上均与战国吴、越的原始瓷器不同,而与汉代盛行的众多原始瓷器近似。其胎质不及战国时期原始瓷的细腻,釉色也不如前者亮丽且胎釉结合较差,有严重剥落现象,显然出现了原始瓷器烧制工艺上的退化。
另外,据研究证明,原始瓷胎质中铝和硅比值愈高,要求烧成的温度也高。假如窑温不足,坯体烧成后就较疏松,铁份含量高则呈色深,在氧化中烧成的胎呈深红或紫色,在还原中烧成的胎呈深灰或近黑色,这一现象也能从另一侧面反映秦汉原始瓷在工艺上表现出的退化痕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蔬菜配送合同.docx VIP
- 2024年3月16日四川省绵阳市直遴选笔试真题及解析.docx VIP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电气测量技术(完整课件).pdf VIP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749-2022饮食加工设备 电动设备 切片机.pdf
- 2022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诊治专家共识修订版(完整版).docx VIP
- 高中班级管理制度以及实施细则.doc
- 《HBZ112-1986-材料疲劳试验统计分析方法》.pdf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2013 kid box 3 yle单元测试答案键test answer key.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