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三个儿子示范课.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个儿子示范课

示范课《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发表时间:2012-03-04 22:30:05 [查看原文] 《三个儿子》教学实录 韩敬芳 【课前心语】: ????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每一个四十分钟都是我和学生生命中的一段旅程。我是一个领航人,我要正确地把握航向,要有广阔的视野,丰富的储备,智慧的应变能力,共同与孩子欣赏语文的奇幻之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个语文学科的性质在我心里很鲜明。王崧舟老师的三味语文:语文味儿、“人情味儿”“书卷味儿”一直是我研课、备课所追求的教学境界。以感悟中生发情感、陶冶情操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交相辉映,同时体现我校“读为本,悟为核,积为基,用为宗”这些基本理念一直在我的教育思想里编织…… ????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并执教了《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有很多体会、思考,连同课堂实录一并记录整理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巩固生字字音、字形,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学会用“一个(只)……一个(只)……另一个(只)……”的句式练习说话。 过程与方法:朗读法?体验式教学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孩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教学准备】?课件? ?课前交流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生:好! 师:也请听课的领导,听课的老师和我们一起放松一下。伸出您的右手,老师们您也伸出右手。胳膊一定很酸了吧,来,挥动起来,越远越好。师做学生跟着做。 师:请您跟我说的做。?挥动手臂说“下巴”同时手放于额头。 (笑声)学生也放于额头,继而又反应过来。 师:(疑惑地看着学生)这是怎么回事?请你跟我说的做,为什么你也摸着额头呢? 生:不知道 师:我只是投入地在做。(理解学生) 生:刚才动作太快了。 生:是你那么做的。(笑声) 师:这个体验让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听到时候要仔细。 生:不管什么人不一定做的都是对的。 师:老师也会出错.(掌声) 你们在跟着老师做,听,就忽略了,看来相比语言和行动,哪个更有影响力? 生:行动! 师:每一次做这个体验,我都有不同的收获。今天,在这个课堂上是你们又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我是一位老师,对于我来说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在今天的课堂上你大胆发言,无论说得是否精彩,只要你参与了,只要你做了就是最棒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个故事: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一位老爷爷坐在石头上休息。三个妈妈聊起了她们的三个儿子。 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复习巩固?质疑问难 1、课文中的生字要来考考大家了。(课件) 在每个小桶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词,当它出现时你就大声读出来!敢挑战吗?? 生:敢! 课件出示:停?既然?嗓子??拎着?水桶? ?????????聪明?沉甸甸?胳膊?晃荡? 生齐读?、开火车读 2.师:你们读得真准确,同学们都是爱学习的孩子。学起于思,在这篇课文???的最后一位老爷爷说了一句话,自己读一下。 课件:“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生齐读的。 师:一起读很有气势,自己读更有利于思考。读了最后一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两位):明明是三个儿子老爷爷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儿子? 师:是呀,还有谁和他的问题一样? 生纷纷举手(两位) 师:真棒,孩子们,英雄所见略同啊! ???师: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一切学问的开始。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咱们就来看一看这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里是什么样的。 【设计理念】几年前在一教育杂志上看过一句这样的评课: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这句话就在我心中沉淀了下来,《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我研读后抓住核心问题在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设计框架简单、直奔主题,并且所探究的问题并非教师的主观赐予,而是来源于学生的思考,因而学生更具阅读动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也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领。 三、指导朗读?读懂文本 (一)板块一,学习2-6小节 1、(1)师:自己读一读课文2-6自然段画出来,在妈妈眼里这是怎样的三个儿子?生划 师:一边读一边画,你画出的线呀就是你思考的痕迹。 画好之后把你画出来的自己先读一读吧. 生自由投入地读 师:听你们读书老师觉得真是一种享受。那么谁来说说第一个妈妈是怎么夸她的儿子的,你来学着妈妈的样子夸一夸. 一生读,比较平淡。 课件出示: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她的儿子是什么优点? 生:她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师:哦,我们一起写下吧.(板书:聪明有力) 师:谁能读出儿子的优点呢. 生:读得有感情 师:哎呀,我听出你真爱你的儿子呀!同学们你能不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