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真情的回报教学实录2015324
《真情的回报》教学实录
古城镇中心小学 于宝红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语境体会词语意思,理解“真情的回报”的含义。
3.懂得只有用“诚实”的劳动才能换来人们的信任。
教学重、难点:
懂得只有付出了诚实的劳动,必会得到真情的回报。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亲爱的孩子们,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贵在相互信任,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人与人之间只有真诚相待,才能得到真情的回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真情的回报。(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出示教学目标。
2.指名读文,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生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师问:谁对谁付出了真情?谁给予谁回报?(学生汇报,师板书:我 订户)
(二)体会送报男孩的真情
1. 师提出问题:送报男孩付出了真情,表现现在哪儿?请大家到文中找一找,画出来,把你感受深的词语圈出来。
2.学生到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圈一圈。
3.学生谈体会,师适时引导。
(1)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当然,我从没想学会在马路上就把报纸扔到客户门口的“绝活”,依旧下车把报纸放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放进门里。(学生谈体会)
(2)师点拨“绝活”。
“绝活”什么意思?(超出一般的本领)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在马路上就把报纸扔到客户门口的做法。)为什么加双引号?(表示特殊意义;在马路上就把报纸扔到客户门口的这种做法,男孩不认为是超出一般的本领)学会了“绝活”对于送报人来说有什么好处?(那样送报很快、省时省力。)省时省力的“绝活”,男孩为什么不去做?你从体会到什么?(因为那样送报会把报纸扔得很乱,还容易被风刮跑;这是一种不尊重订户的表现,也是一种对工作不负责任的表现;这样做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3)抓住“依旧”,运用情景教学法,体会男孩的真情。
“依旧”什么意思?(依然、仍旧)从“依旧”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知道他从送报的第一天起就把报纸放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放进门里。
板书:每家门口 放进门里
师:从中体会到什么?男孩现在是骑车送报把报纸放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把报纸放进门里。那以前是怎样做的?(推车送报、肩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送报)大家想一想男孩推车送报、肩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送报累不累?这是怎样样的画面:
师:男孩推着车子,炽热的阳光照在身上,就像着了火似的,可他依旧……
生齐读:把报纸放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放进门里。
师:男孩肩挎着沉甸甸的大口袋,送了一家有一家,他累得筋疲力尽,可他依旧……
生齐读:把报纸放到每家门口;下雨下雪天,依旧把报纸放进门里。
师:下雪了,雪天路滑,男孩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半天爬不起来,他忍着剧痛,慢慢站起来,腿受伤了,他一瘸一拐地走路,可他依旧……
生齐读:把报纸放进门里。
这是一个仅仅九岁的孩子呀!他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养家的重任,他难不难?他累不累?即使他再难再累,他始终对待工作的态度是(生:认真的)他的劳动是(生:诚实的)板书:诚实的劳动
(三)体会订户们付出的真情。
1.过渡语:人心都是肉长的,这样好的报童订户们能不感动吗?
2.到文中找找订户们是怎样付出真情的?随着学生的汇报,师板书:非常客气 极力推荐(抓住“极力”体会订户的真情) 给小费 (抓住订户给的小费是送一份报纸挣的钱的一倍或二倍去体会订户的真情) 送自行车
3.订户们送给他一辆自行车,那男孩知道吗?你是从哪段话知道的?
指名汇报,课件出示:我按响第一家的门铃,没人开门,走到第二家,也没有人……走了一家有一家,每一家都没有人开门。我急得快哭出来了。明天——星期五,我必须交上报费。难道他们都在圣诞节前夜逛街去了不成?
学生默读这段话,男孩的心情怎样?(着急)男孩为什么着急?(交不上报费,就要自己掏钱交)他有钱吗?
师:是啊,男孩的身上承担了太多太重的责任,他能不急吗?谁愿意焦急的朗读这段话。
师:失望的男孩抱着一线希望来到了基尔恩先生家。
师:“最后,我来到基尔恩先生家门口,按响了门铃。门忽然打开,我几乎是被基尔恩先生一下子拉进去的。”他看到了什么?
1.课件出示第五自然段,指名读:只见满满一屋人,我的59位订户无一缺席。屋子中央是辆崭(zhǎn)新的自行车,淡红色的喷漆锃(zèng)亮发光,车把上装着一只充电车灯和一个亮闪闪的车铃,一个鼓鼓的邮袋里装满了五颜六色的信封。
让学生说说从词语:满满、无一缺席、鼓鼓、五颜六色,说明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师适时引导)
2.师:让我们看看充满一片真情的订户们?看33页图,看看订户们的表情,什么样的目光?想象他们会说些什么?他们还会说什么,分角色读读第六自然段。
小组讨论:订户们为什们送男孩一辆自行车?(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