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精华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精华版

第二十八章 直肠肛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大纲】 1.直肠肛管解剖生理 (1)解剖(2)生理功能 2.常见直肠肛管良性疾病(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 (1)病因病理 (2)临床表现 (3)治疗要点 3.护理 (1)护理措施    第一节 直肠肛管解剖生理   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   长约12~15cm。      以腹膜反折为界,分为上段直肠和下段直肠;   下段位于腹膜外。      极其重要!——【齿状线】TANG      直肠与肛管交界处,由肛柱和肛瓣形成的一个齿状环。   【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上皮组织 神经支配 动脉来源 静脉回流 淋巴引流 齿状线以上 粘膜 自主神经 直肠上下动脉 门静脉分支 腹主动脉旁 齿状线以下 皮肤 躯体神经 肛管动脉 下腔静脉 腹股沟      【直肠肛管周围间隙】易发生感染。   肛提肌以上:骨盆直肠间隙和直肠后间隙;   肛提肌以下:坐骨肛管间隙和肛门周围间隙。       第二节 常见直肠肛管良性疾病   1.痔 2.肛裂 3.肛周脓肿 4.肛瘘         一、痔   直肠下段黏膜和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瘀血、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      (一)病因、病理   ①肛垫下移学说;   ②静脉曲张学说。直肠上静脉属于门静脉系统,因无静脉瓣使血液不易回流,加上直肠上下静脉丛管壁薄、位置浅,末端直肠黏膜下组织松弛,易出现血液淤积和静脉曲张。   长期坐位、便秘等。   肛周感染——静脉周围炎,使静脉壁组织纤维化,失去弹性——回流障碍和静脉扩张。   病理——内痔、外痔、混合痔。   (二)临床表现   1.内痔   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覆盖直肠黏膜。   好发于:直肠下端左侧、右前或右后方(截石位3、7、11点)。      内痔的好发部位:截石位3、7、11点。      主要表现——排便时无痛性出血和痔块脱出。      【小结】内痔的分期TANG   便血 脱出 Ⅰ期 便血 无 Ⅱ期 加重,严重时呈喷射状 排便时有,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期 便血量减少 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托回。 Ⅳ期 偶有 长期脱出于肛门外,或回纳后又脱出。   直肠指检:常不能触及;   肛门镜检查:可见暗红色、质软的半球形肿物。      2.外痔——位于齿状线下方,表面覆盖肛管皮肤。   在肛缘呈局限性隆起,常无明显症状。   当肛缘皮下静脉丛形成血栓时,出现肛门剧痛,肛管皮下可见暗紫色肿物,边界清楚,触痛明显——血栓性外痔。      3.混合痔   因直肠上下静脉丛互相吻合,致齿状线上下静脉丛同时曲张而形成。   临床上兼有内、外痔的特征。         (三)治疗原则——注意!绝对不是首选手术!TANG   1.一般治疗——无症状者无需治!   A.初期——调节饮食,保持大便通畅,便后热水坐浴,加强体育锻炼,不需特殊治疗。   B.血栓性外痔——局部热敷、外敷消炎镇痛药物后,若疼痛缓解则不需手术。   C.嵌顿性痔初期——尽早手法还纳痔核。   2.Ⅰ~Ⅱ期内痔——注射疗法、胶圈套扎法。   3.Ⅱ、Ⅲ期内痔及混合痔——痔核切除术。   疼痛剧烈的血栓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二、肛裂   肛管皮肤全层裂伤后形成的慢性溃疡,常发生在肛管后正中线。      (一)病因、病理   1.直接原因——长期便秘、粪便干结。      2.病理——肛裂三联征——重要!   ①肛裂;   ②前哨痔——下端皮肤因水肿及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形成突出于肛门外的袋状皮垂;   ③肥大乳头——裂口上端的肛瓣和肛乳头水肿形成。      (二)临床表现——疼痛+便血。   ①最主要的症状——排便时及排便后肛门部疼痛,疼痛的特点是有两次高峰。   ②便血——排便时在粪便表面或手纸上可见少量鲜血。   病人因惧怕疼痛不愿排便,反而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局部检查:肛裂三联征。   注意:肛裂病人不宜行直肠指检或直肠镜。      (三)治疗原则   A.初发病者——非手术:保持大便通畅、便后坐浴、局部涂消炎止痛软膏或在溃疡基底封闭注射等。   B.陈旧性肛裂——手术切除,术后创口不缝合,经坐浴、换药直至愈合。         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   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是直肠下段或肛管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   (一)病因、病理   1.病因:多数由肛腺感染引起,少数可因肛周皮肤感染、肛管直肠损伤等引起。   2.病理——脓肿。   由于直肠肛管周围间隙为疏松结缔组织,感染极易蔓延扩散,形成不同部位的脓肿。 1)肛门周围脓肿 2)坐骨肛管间隙脓肿 3)骨盆直肠间隙脓肿      (二)临床表现(简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