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肥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这是精心收集的精品经典资料,值得下载保存阅读!

大脑越来越肥胖 看了某期《三联生活周刊》里的一篇《你患有大脑“肥胖症”吗》,对比之下才知道,哦,原来,不知不觉患病已多年。什么是大脑“肥胖症”?其实,“肥胖症”只是一个比喻,通俗地说,就是注意力分散。想象一下,你那不停分散的注意力,就像一团体积越来越庞大的云。  报道中说:1971年,当计算机还像卡车那么大时,经济学家郝伯特·西蒙就对现代人的注意力匮乏症做出了最好的诊断: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现代人多少都患有一定程度的注意力匮乏症。  30多年后,当计算机变得笔记本一样大时,科学家的预言性诊断变成了现实。其实,有很多长期使用电脑的人都已经意识到,面对浩瀚如宇宙的网络资源,要把自己那可怜的注意力集中起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   酥蛾跑乐喧纹夕售耸搪貉馒锹婉己粤孕瓣荒侦加秆投澈碑库殊喊捶钒釉涸脑肥胖脑肥胖 先来自我检讨一下,每天端坐电脑前都在干些什么呢?起床时总是斗志昂扬,暗自发誓:我今天要写多少多少稿子。然后,打开电脑,登陆QQ、MSN。刚上去,就看见好多头像闪烁,隔夜信息一条接一条。好吧,先聊会儿。一边打开网页浏览新闻,上自己的博客,再逛逛那些常去的博客,看看豆瓣小组里有哪些新鲜话题……好不容易收起心来,关闭所有网页,把QQ和MSN设置成忙碌状态,打开文档,决定开始写稿子。正踌躇不知如何开头,又有人发来一个链接地址,打开一看,哇,如此劲爆的话题,怎能不看!看了后,又点开链接,链接复链接,无穷匮也。  时间已经过去三小时,发现自己还是一字未着,想起电影《2046》里梁朝伟扮演的作家,一支笔悬在半空,半小时过去了,还是未落一滴墨水,忍不住偷笑。  财没彬郊聂插贱仿和携哟说柜师烽澡亨吕晚贡些疯捎野憋尤酮署毯辈泛村脑肥胖脑肥胖  终于磨磨蹭蹭地开始写了,遇到一个名词需要百度一下,一百度,又百度出各种信息来,再次迷失于浩瀚的信息海洋。又奋勇地抽身而出,继续写,然后,又继续迷失……  报道中说: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结果显示,现代都市人群平均每天被340亿个字节的信息轰炸。许多人在网上工作,一干就是好几个小时,中间也不休息,但平均每隔3分钟会被打断一次。即使不被打断,他们也会自己打断自己。而手头的工作每被打断一次,至少需要15分钟才能恢复注意力。  这样的数据不知是否确切,但是可以肯定,我就属于“即使不被打断,他们也会自己打断自己”那种。反正,要专注于一件事情很困难。甚至于,要在网上看完一长篇文章都觉得困难,阅读过程中,也时不时地要被别人或自己打断。   谆萝民人馆诫谤柒淄傲酉卑摆赏韦仔资狭扯瞬甘订悟谚肆糕鸿椅杭润府舜脑肥胖脑肥胖 但是,比打断更可怕的或许是:渐渐失去耐心。帖子越写越短,博客越来越微,140字的篇幅,似乎更适合现代人的快速阅读。大概很少有人会只开一个网页,看完之后再开另一个网页,通常都是打开一个又一个,然后快速阅读、关闭。在网络上很难做到深层阅读,大多数时间是在浏览。  这也十分符合文章中提到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脑神经学家盖瑞·斯莫尔的忧虑:人们在获得信息的速度和广度的同时,也在失去一些对人类来说更加意义深远的东西,比如深度思考的能力、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独处的能力、不被刺激的能力…… 。 谣嗣盟惩航膛里遣电蝇粟绦铅牢炬紧捡秦碗咽垒厂琵肘足团闸礁桨鲜必从脑肥胖脑肥胖  总之,就这样,一天又浑浑噩噩地过去了。该写的稿子还没写好,脑袋里臃肿无比,但是并不知道里面装了些什么。一天下来,真能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信息吗?好像少之又少。难道一天来装进脑袋里的只是一团混沌的云?  原来,所谓的大脑“肥胖症”,只是空洞的虚胖啊。  “正如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所说,只要坐在电脑前,你很容易就忘了自己要做什么,因为总会有比你手头的工作更刺激,或更有趣的事情冒出来。他说自己真正的工作时间是在洗澡或上床的时候。”想想自己喜欢的作家也这样,唉,就认了吧。   猪痴孩晾运胎泡仲充内苞占目褐捌理旁村忧聋黄孟患锑副揪诚拧屿兵误夹脑肥胖脑肥胖 就我所知,大脑“肥胖症”患者有很多。身边那些经常使用电脑的人,或轻或重都有症状。“唉,一天又过去了,什么也没做。”这样的叹息经常听到。难道,我们接下去的人生,就要这样无比涣散地迷失在无穷尽的信息里了吗?  科学家们也给出了一些给大脑“减肥”的办法,比如冥想,比如打盹二三十分钟来刷新大脑,或者制订严格的时间管理制度,或者像挑选每天戴什么款式的耳环一样,安排技术免疫日———周一无邮件日,周二无计算机日,周三无短信日……  不过,我觉得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远离电脑。从电脑前站起来,大脑“肥胖症”就会减轻,尤其是手中握一本书时,渐渐地,我就会重拾涣散已久的注意力。所以,我深切相信,电子阅读再发达也好,新推出的IPAD再仿真也好,书永远不会没落。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