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护津法在温病中的运用.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512 · CJTCM Oct.2008 Vo1.20 No.5 养阴护津法在温病中的运用 万军鸽 甘肃中医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 甘肃兰州 730000 关键词 养阴护津法 温病 运用 存,但养阴护津要权衡邪热与阴伤的轻重来运用。 1 邪在肺卫。辛凉透表少佐甘寒 温为阳邪 。伤津劫阴贯穿温病的全过程 一 般温病初起,邪在肺卫,病位尚浅,热邪不甚,仅 温病的病因是温邪,其性质为阳邪,最易耗损人体 有轻微的热邪伤津出现的口渴,所伤之阴多为肺津,此 的阴液,邪热亢甚必然耗伤人体之阴液,在温病的各个 时应积极祛除病因,宜辛凉解表,使表解而津不伤,吴 鞠通所创的辛凉轻剂桑菊饮和辛凉平剂银翘散,组方 发展阶段,只要伴随着邪热的存在,都有不同程度的阴 伤现象,只是耗阴伤津的程度深浅不同而已。温病初 原则正符合 《内经》所言 “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 起,邪在肺卫,热势一般不盛,伤阴亦不重,所伤多为肺 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 。但温病初起, 津,或者肺 胃之阴;到了温病 中期 ,邪热炽盛,正气未 切忌辛温发汗,以免过汗伤津,防止因伤津而传入气 分;也不宜辛凉重剂,以防凉遏其邪,只宜辛凉轻清,以 衰,邪正交争剧烈,不仅热盛能加重伤阴的程度,且伤 阴也能助长热盛之势,此期多伤 胃中津液;到了温病后 透邪外出。 故吴鞠通强调:“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 期,邪热久羁 ,深入下焦,耗伤肾精或肝肾之阴,邪少虚 解,反生他患。”这是因为辛温之品易助火伤阴,这充分 多,正气已虚,突出表现在 “阴伤”上,所伤一般为肝肾 体现了顾护人体津液的思想。但并非邪在肺卫就绝对 之真阴。故一般温病初期和中期以耗津为主,尤以温 不能用汗法,若卫表有寒湿之邪,可加重荆芥穗和淡豆 病中期 “耗津”较甚,温病后期则以 “伤阴”为主。 豉的用量以辛温发汗,驱邪外出,但应注意中病即止, 切不可大汗伤津,若二三 日病仍在肺,热渐人里者,可 温病的治疗始终以养阴护津为主 加生地、麦冬等甘寒之品生津护液。 在温病的发展过程中,阴液的存亡对病变的发展 2 热炽阳明气分。宜清热保津 和预后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养阴护津法的运用体现 若温热之邪深人阳明气分,邪热旺盛,正气未虚, 于温病治疗的全过程。因温为阳热之邪,最易耗伤人 邪正交争激烈,则出现里热熏里蒸 ,外灼肌腠,内炽脏 体的阴津,体内阴津耗竭殆尽,生命活动也就停止了, 腑,津伤较重 ,所伤多为中焦胃中之津,患者可出现:壮 因此对温病的治疗,必须处处注意保养阴津,正如吴瑭 热,面赤,汗多,心烦 ,渴喜冷饮,舌红苔黄燥;应急投辛 所说:“夫春温、夏热、秋燥 ,所伤皆阴液也,学者苟能时 凉重剂白虎汤,大清气分邪热,直折热势,清热保津。 时预护堤防,岂有精竭人亡之虞。”¨温病初起,邪在肺 临床上具体运用时,可在 白虎汤的基础上加用玄参、麦 卫,伤津不重,不宜专门养 阴,只要在解表方药中少佐 冬、石斛、芦根等甘寒之品,以增强生津退热之力。 生津之品,可资助汗源,鼓舞正气,透邪外出;温病中期 3 温病阳明腑实,下不厌早。急下存津 邪正交争激烈,邪热炽盛,伤津耗液较重,热炽而阴伤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