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古汉语语法研究应该具有的观念程序.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研究古汉语语法应该具有的观念 两种语言观 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是当代语言学的两个基本流派。形式主义有一个公认的代表人物N. Chomsky。功能主义派别比较杂,没有公认的代表人物。 形式主义语言观 a.?人类的认知系统中有一个自主的句法系统,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是非语义、非话语的语法成分,这些成分的组合规则不涉及系统以外的因素。 b.?人类的认知系统中有一个自主的语法系统,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是语言专用的结构成分,这些成分的组合规则不涉及系统以外的因素。 c.?语言知识(competence)独立于语言运用(performance),独立于运用语言的社会、认知、交际因素。 功能主义语言观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语言的内部不是完美组织的; 只有用法,没有语法; 语言服务于交际. 极端的功能主义者持上述看法 孰优孰劣? 形式主义在美国是主流,但近年来有不少人反对形式主义。国内研究汉语语法的学者普遍接受功能主义的路子。实际上这两种研究路子各自都能解释一部分语言现象,持两种路子的学者都曾做出过很好的研究。 阿Q骂了一个人 *阿Q骂了每个人 房间里有一个人 *房间里有每个人 一个句子好与坏、对与错的问题,用形式主义的路子研究最适合。但语法演变的问题不适合用形式主义的路子研究。 两种语言演变观 形式主义的语言演变观认为:A)只有语言习得错误引起的参数重置才能引发语言演变; B)语法演变突然发生;C )语法演变自主、自足,不受意义、语用影响。 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A )语言演变与语言使用有关; B)语法演变是逐渐的、连续的; C)语法演变依赖于意义、语用因素。 跟历史演变有关的研究采用功能主义的路子更合适。 研究古汉语语法要有异质的观念 异质与地域: 古代也存在不同的地域、民族。今天中国境内不同的方言差别明显。如果我们在上古文献资料里看到了一个语言现象,不能武断地认为这个现象一定存在于当时的汉语通用语。 一日伐竹六十箇。(张家山汉简:算术书) 今自买鱼得二千二百桼十头。(居延新简) 鱼五枚.(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八号竹简) 异质与时间: 《马氏文通》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汉语语法书。 《序》: “上稽经史,旁及诸子百家,下至志书小说,凡借字遣辞,苟可以述吾心中之意以示今而传后者,博引相参,要皆有一成不变之例。” 我们头脑中始终要有一个观念:上古汉语不是一个共时平面,也有其发展变化。 1.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是古汉语的一个通则,例如“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国语·晋语三)。但在西周金文和《诗经·雅》里,肯定句代词“是”也可前置,例如: 子孙是保(陈逆簋)(子孙后代要珍爱这件簋) 君子是识(大雅·瞻卬)(知道这个事情) 是剥是菹(小雅·信南山)(剥开它用盐腌制它,“是”指代瓜) 2.判断句 上古早期判断句有“NP1惟NP2”的形式,如“厥土惟白壤”(尚书·禹贡) “NP1,NP2也”的形式是《论语》以后才出现的: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异质与体式:功能主义语法学家认为,人处在不同的交际场合时,将语言包装成不同的样子来适应这种场合,这就造就了不同的语体,不同的语体有不同的语法。 荀躒以晉侯之命唁公,且曰: “寡君使躒以君命討於意如,意如不敢逃死,君其入也!” 公曰: “君惠顧先君之好,施及亡人,將使歸糞除宗祧以事君,則不能見夫人。己所能見夫人者,有如河!”荀躒掩耳而走, … …退而謂季孫: “君怒未怠,子姑歸祭。”(左傳: 昭公三十一年) 揭示古汉语语法规律要有定量分析的观念 法律是法、语法也是法,但这二者并不相同,法律是严格的条文,不遵守就要受惩罚,但语言现象不是铁板一块,我们总结一个语法规律的时候,总会说“一般时候……,少数时候……”。 比如先前的学者讨论上古汉语“主+之+谓”结构作宾语的使用条件,必须要对文本有统计: a-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 b-丑见王之敬子也,未见所以敬王也。(孟子:公孙丑) c-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孟子:尽心上) 研究古汉语语法要有整体、联系的观念 语法是一个有规则的体系,各个部门彼此照应,一个部门发生变化,势必会引发连锁效应。上古汉语有名词作状语的现象,为数不少: 若為三師之肄焉,一師至,彼必皆出。彼出則歸,彼歸則出,楚必道敝。(左传:昭公十三年)(在路上疲困) 群臣后应者,臣请剑斩之。(汉书:霍光传)(用剑斩) 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像孩子那样哭) 这种现象到中古汉语里消亡了,苏颖(2011)认为介词系统的精密化、汉语介词短语从动词后大规模移到动词前是名词作状语现象消亡的原因。 研究古汉语语法要有普适的观念 甲骨文也不讲语序,对比主语的语序: a)辛卯卜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