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六课_财富中的法与德程序.ppt

教科版思品九年级第六课_财富中的法与德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关链接 一项调查显示,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商品多是凭一时冲动或“随大流”而购买的,东西买回来后,却发现并不是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 消费心理 1、跟着时尚走——猎奇心理 2、跟着名牌走——攀比心理 3、跟着感觉走——盲目心理 4、跟着人流走——从众心理 经验之谈-李婧文 想买的不等于必须要买。 现在喜欢不等于马上要买。 饭费不要省,保证身体健康。 学会节俭,提高审美能力。 1、消费前:a、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b、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c、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2、消费过程中:应该用环保的眼光去选购商品。 3、应该有适度的消费,但要节俭。 4、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后,更应该注重精神上的需求。 中学生如何做到文明消费? 材料一:某学校学生相互攀比,穿名牌,比吃喝,过生日大宴宾客,互赠礼物。 材料二:一同学的“消费帐”:杨同学过生日随礼10元;夏同学获奖请客回礼52元;六一请同学们喝矿泉水花12元;圣诞节买贺卡43元……简单计算,共计600多元. 1、议一议:他们的消费合理吗?为什么?对青少年有什么危害? 2、说说同学们中有哪些不合理的消费? 3、青少年怎样做到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请写出一条勤俭节约,文明消费的标语。 以勤俭节约为荣,以奢侈浪费为耻 勤俭节约,人人有责 文明消费,从我做起 老师要送同学们几句话: 社会进步快,商品愈丰富。 吃穿住用样样多,笑容盈双目。 社会虽进步,赚钱却辛苦。 擦亮眼睛去购物,消费不糊涂。 我辈方少年,更应求进步。 物质精神同提高,才会不落伍。 ①你有没有浪费过电或看见过浪费电的现象?如果有以上情况,你觉得今后该怎样做? ②你有没有浪费学习用品或看到浪费学习用品的现象。如果有以上情况,你觉得今后该怎样做? ③你有没有浪费水的做法或看到浪费水的现象。如果有以上情况,你觉得今后该怎样做? ④你有没有浪费粮食的做法或看见过浪费粮食的现象,结合今天所学谈谈今后应该怎么做? ⑤过去你是怎样花自己的零用钱的?今后你怎样使用自己的零用钱? 不管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节俭美德总是受人推崇的。学会合理消费,养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已经不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因为世界的资源是有限的。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的消费中,在合理消费的基础上,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更好地参与国家的经济生活奠定基础。 第 六 课 财富中的法 1、合法致富 2、法与义的关系 3、依法纳税 ①税收 ②对公民的要求(宪法规定)P39 ③违犯税法的后果P39 财富中的德 1、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P40 2、富而思源(意义P41) 富而思进(意义P42) 3、勤俭节约, 文明消费 原因①②③④ 对青少年的要求P44 含义 特点 用途 P39 1)财富的获得有多种办法和途途径 2)合法的途径才是生财之道 3)实际(正、反) (为什么)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7、材料分析:发票是国家向生产者和经营者征税的重要依据,也是有关部门解决消费者与厂家、商家争议的有力凭证。某日小明急需购买“随身听”,到商店询问价格时,店主对他说:“索要发票238;不要发票218元”。 (1)请你帮小明作出正确的选择,并说明理由。 (2)如果店主说不要发票可以再便宜些,你同意吗?对店主的行为你该采取哪些处理方法? 答:(1)要发票。因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不要发票是姑息助长店主偷税漏税的行为;从小明本身来说,不要发票也就丧失了日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有力凭证。 (2)不同意。对店主提出批评,劝其改正,并指出这是偷税漏税的违法行为;如劝说不成,应向有关部门检举、揭发。 我国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不少偷税漏税的现象。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后,①我们要维护国家税收制度,②支持国家税收政策,③在日常生活中监督偷税漏税行为,④将来做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 2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富而思源中“源”指的是什么? “源”是指: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