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玩真伪难辨引发诉讼大战
古玩真伪难辨引发诉讼大战一块见仁见智说法不一的石头,因为一个权威部门或一位权威人士的品评,转瞬间身价大起大落,就有天壤之别。一件据称是康熙年间制的苹果水盂,一方说货真价实,一方说含有水分,结果从口水仗升级为诉讼战。随着近年来民间收藏热的升温,由收藏引发的纠纷也多了起来。
古玩收藏,本来是一件雅事,却为了真伪之争,买卖双方撕破脸皮,由朋友变成了冤家。这样的纠纷,随着近年来民间收藏热的升温而日渐增多。
一件苹果水盂引发两场诉讼
美籍华人David是一名古玩爱好者,在一次聚会上,David结识了古玩收藏者谢龙胜(化名),并得知他手上有一件祖传“大清康熙年制苹果水盂”,最近手头紧,想要抛售,希望能给这件宝贝找一个真正喜欢它的好买家。David看过这件宝贝非常喜欢,并看过谢龙胜委托北京一家文物鉴定中心出具的鉴定报告,双方以9000美元的价格成交。
然而没过多久,一次David在一群朋友面前“献宝”时,其中一位行家朋友经反复品鉴后,却认为这件古玩并非康熙年制作,一时场面尴尬,David顿觉有失脸面。
嗣后,David多次找谢龙胜理论要求退货赔钱,都被谢龙胜拒绝。心里窝火难受的David便将此事大肆张扬,到处指责谢龙胜是个大骗子,还雇人跑到谢龙胜所居住的楼道内张贴“骗子夫妻还我血汗钱”等标语。此后David依然不解气,便一纸诉状把谢龙胜告上法庭,请求退货退款,外加赔偿9000美元。
而不堪其扰的谢龙胜也不甘示弱,回敬了一份诉状,请求法院判令David立即停止毁损名誉的侵权行为,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5000元。
赔了夫人又折兵
法庭上David诉称:“对方为了达到牟取暴利的目的,不惜以欺诈的手段,串通商业机构制作虚假的鉴定报告。法院应判令退一赔一,以做效尤。”
针对David的说法,谢龙胜则辩称,这件“苹果水盂”确实经过权威文物鉴定检测中心检测鉴定,只是对鉴定结论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他并未承诺这件“苹果水盂”一定是康熙年间制作,David购买时也没有提出异议。
谢龙胜说,当初交易时,一个愿买一个愿卖,双方均有意向,属合法交易。相反,David不分青红皂白,以张贴标语等方式故意毁损自己的名誉,甚至还扬言威胁,如不还钱就要挑断脚筋、敲断脚骨。“这种言行不但严重干扰了我的正常生活,还造成了很大的精神伤害”。
对此法院认为,涉案的鉴定报告仅对“苹果水盂”的成分作出检测,并未得出是否清朝康熙年间制造的结论。作为古玩爱好者,理应能对该鉴定结论的意思作出正确判断。双方的交易是在真实意思表示一致的前提下,根据实物及鉴定报告完成的,不存在欺诈的情况,因此David诉请退一赔一的主张难以支持。双方发生纠纷后,David采取了不理智的方式,毁损他人名誉,据此判决David赔偿谢龙胜精神损失费1000元。
David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退一赔一”的请求非但没得到法院支持,还要“倒贴”榭龙胜1000元,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A货还是B货?
无独有偶,严菊(化名)女士也曾为了一只翡翠手镯的真伪而烦恼过。
2005年夏天,平日喜好收藏珠宝的严菊在“觅宝”时偶然见到一只翡翠手镯,润而不腻,亮而不芒的品相令她爱不释手。
在严菊看来,按照她多年的收藏经验,这只镯子当属上品。不过为保险起见,严菊在决定购买前还是请一家检测中心对这只翡翠手镯作了等级鉴定。
鉴定结论确定这只翡翠手镯为天然A货。有了这张鉴定证书,严菊毫不犹豫地以8000元的价款将这只翡翠手镯收入囊中。
今年年初,严菊为了盘活资金,琢磨着要将这只翡翠手镯高价出售。她带着手镯和当年的那张鉴定证书来到上海一家珠宝店要求寄售,双方初步约定,寄售价格为40000元。
其间,珠宝店也委托了同一家检测中心对这只手镯重新鉴定,结论却是该翡翠手镯为处理后的B货,而并非天然A货。
珠宝店和检测中心的相关人员还特意告知严菊,2005年的鉴定证书有误。
同一家检测中心对同一只手镯的鉴定结论截然不同,天然A货竟然变成了人工B货,市场价格一下子由涨停到跌停,有多年珠宝收藏经验的严菊听到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胸闷至极,继而由闷而愤,遂将检测中心告上法庭。
严菊在诉状上称,被告系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中国实验室认可委员会认可的国家级珠宝玉石检测权威机构,但正是由于被告的鉴定失误,才导致她与珠宝店的寄售合同无法继续正常履行,造成自己巨大的经济损失,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赔偿经济损失20000元。
检测中心则辩称,涉案的被鉴定物应当是特定物,具有唯一胜。时隔三年有余,严菊所称之被鉴定物是否为原物实难查考,原告也没有证据证明该被鉴定物是唯一的,排他的。因此,原告就同一只翡翠手镯却有两种鉴定结论的指责缺乏法律依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