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跨国公司高管决策中国问题
影响跨国公司高管决策中国问题
其他国家监管严格的能源、电力和电信部门,在中国却是监管效果不明显、力度不到位
知识产权保护、履行WTO的承诺、企业的公司治理,以及企业重组等问题是中国需要长期面对的难题。这也是盘亘在跨国公司高管们脑海中的主要问题,他们已经来到中国,要么正在考虑拓展业务,要么考虑是否涉足中国市场。此外,这些问题还吸引着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中国WTO承诺的执行情况如何?
2004年12月已经是中国加入WTO的整三年。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已经在最大程度上如期履行其入世时的核心承诺。然而,中国市场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各种壁垒。例如,尽管外国零售商几乎可以在中国各处设立零售店,然而他们必须满足当地规划要求以适合城市金融和开发的规划纲要。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要求多是模糊的,执行中又被赋予人为性。
此外,包括电信业在内的几个行业的监管仍未完全实现政企分开。由此带来的利益冲突很可能危及市场竞争,至少增加了市场的某种不确定性,使投资者望而却步。因此,中国政府应该加快明确区分监管职责,鼓励企业透明化运作,以此提供政府在外国投资者中的信誉度。
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在多大程度上阻碍了外资进入?
从某种程度上说,金钱胜于文字的雄辩。中国一年吸引了530亿的外商直接投资说明,外国的执行官认为目前的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虽然不值得庆祝,但至少是可以接受的。核心问题在于执法。中央政府通过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政策框架,倒是尽力履行了入世承诺。然而,地方政府执行这些政策法规的愿望和强化执法通常不力,让外商颇感失望。
中国还存在着大量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例,如对国外汽车车型的整体复制,盗版DVD随处可见,仿冒的高尔夫球杆充斥市场。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消费者和企业认为他们购买的是真品,而实际上却是性能低劣的赝品。这很可能会损坏企业的品牌形象,消费品尤其如此。宝洁(PG)就声称,过去两年来,仿冒宝洁品牌向海外出口的企业数量大大增加。
然而,随着零售渠道的更加专业化,假冒产品不太可能再像前几年那样肆无忌惮了。假冒品很可能会止步于售货亭或街边小店中,而不是摆在世界大型零售商开在中国分店的货架上。供应链上的中间商甚至就此消失,制造商直接将消费品交给零售商,由此消除了造假的机会。戴尔(Dell)的直销模式会在高科技行业盛行,分销商不可能再有机会往PC机上安装伪劣的软、硬件。需要有保证的正宗品牌产品的客户,包括政府部门都学会了利用直销渠道。
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水平有何进展?
对于中国,人们应该把CEO和CFO个人水平的进步和整个企业的提高有所区别。从总体上来说,中国企业高管层对企业的上市,特别是海外上市都以一种难以置信的严肃态度待之。他们审慎地致力于路演时和股东的沟通,同样满怀热忱地了解影响股价和投资者信心的因素。
但是,在整个制度层面,这种进步就不甚明显了。在中国,位高而权重的人物掌控着许多大企业。尽管这也许有助于向国外投资者传达管理层对公司治理的重视程度,然而这些强人在进行管理决策时往往凭直觉行事,很少采纳高管层其他成员或外部董事的意见。少数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作用往往是位微而言轻。还有一个相关的问题是资本的结构问题。许多曾经完全隶属于国家的上市公司,其市场流通量很低――如中国移动为23%,中国电信为21%,中国石油为10%。其余的份额大部分现仍为直属中央政府的非上市公司所持有。
公司治理的另一个挑战是监管部门的职责越来越重要。被视为具备领先优势的金融部门的监管者,得益于有更加明确的监管法规和监管职责,执法时不断强化有效性。然而,其他国家监管严格的能源、电力和电信部门,在中国却是监管效果不明显、力度不到位。由此而来的滞后、模棱两可的监管决策,或对老牌企业的持续偏袒,明显影响了这些部门企业的投资效率。
中国国有企业的重组进展如何?
中国国企的重组进展比普遍认为的要快。国有企业对中国GDP的贡献2003年仅为17%。然而,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已经成为获利大户:能源企业中石油(PetroChina)2003年实现盈利120亿美元,而电信企业中国移动(China Mobile)和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盈利分别是60亿和40亿美元。这些基础产业的大型企业,规模上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其盈利也就抵消了那些夕阳产业的国企的亏损。甚至,基础原材料部门的煤和钢铁企业在过去几年中也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的扭亏为盈。
这些企业的盈利为政府提供了财政保证,使其可以腾出手来,对业绩不佳的国企进行重组和压缩。售卖和关闭这些国企也在同时进行。努力求生的企业往往是在相对宽松又高度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运营,在这里他们要面对的既有地方的私营企业也有外资竞争者。还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焦点问题,就是诸如中国东北地区等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档案整理及数字化投标方案(517页).doc VIP
- 2025解读新《监察法实施条例》核心要点与条文速览PPT学习课件(含文字稿).pptx VIP
- 铁路信号电缆配线作业.ppt VIP
- 2025江苏邳州农村商业银行招聘1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采砂船水上船舶运输安全应急预案 .docx VIP
- 2025年自贡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2024年北京昌平四年级(下)期末英语(含答案).pdf
- 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pdf VIP
- SH_T 3043-2014石油化工设备管道钢结构表面色和标志规定.pdf VIP
- 新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课本练习题《练习一》可编辑可打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