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复习的几个“意识”-缙云中学
高考物理复习的几个“意识”
潜松水
(浙江省缙云中学物理组 321400)
高考充满了变数。高考物理复习只能以不变应万变。什么是不变呢?从我省已经进行的三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看,近年来高考改革的特点是不变的,这就是:“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原则。针对这一特点,让高考物理复习真正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我们认为应当让学生具备几个“意识”。
一、“本本”意识
“本本”意识,指的是“以本(课本)为本(根本),以纲(大纲)为本”。“本本”意识落实到高考复习中就是以大纲作为复习的指导依据,不做毫无依据的预测和猜测,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搞“题海”或盲目追赶时髦。重视基础,强化概念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试题是通过这种载体来考查学生的能力。因此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严格要求,弄清其内涵,使用的范围和限定条件。做到记得准确,应用自如。q/m、加速电压U和磁感应强度B以及粒子运动的周期的关系:①对于给定的加速电压,带电粒子的荷质比q/m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大;②对于给定的加速度电压,带电粒子的荷质比q/m越大,磁感应强度B越小;③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加速电压U越大,粒子运动的周期越小;④对于给定的带电粒子,不管加速电压U多大,粒子运动的周期都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此题的背景知识是陌生的,但是仔细分析一下不难知道,实质是考查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的两个基本模型:在电场中加速运动、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分别应用对应的公式就可方便的求解。
二、“过程”意识
“过程”意识指的是对于一个物理问题一定要把握清其过程,物理问题的描述都离不开过程。所谓物理过程是指物理现象或事实发生的前因后果和中间状态等完整经历的总称。一个较为复杂的物理过程,往往是若干个子过程组合而成,这些子过程各有其不同的物理特征,服从不同的物理规律。对这类过程的分析,就是要弄清物理过程的各个组成环节,以便在各个不同的阶段中运用不同的规律去反映其不同的特征。同时分析联结各个子过程的物理量,寻得它们的联系点。尤其是对一些较难的、灵活性较大、情景较新的问题,分析清楚物理过程才容易找到解题的关键条件或问题中的隐蔽条件。例2、(2000年全国高考巻第22题)在原子核物理中,研究核子与核关联的最有效途径是“双电荷交换反应”。这类反应的前半部分过程和下述力学模型类似。两个小球A和B用轻质弹簧相连,在光滑的水平直轨道上处于静止状态。在它们左边有一垂直于轨道的固定挡板P,右边有一小球C沿轨道以速度射向B球,如图所示。C与B发生碰撞并立即结成一个整体D。在它们继续向左运动的过程中,当弹簧长度变到最短时,长度突然被锁定,不再改变。然后,A球与挡板P发生碰撞,碰后A、D都静止不动,A与P接触而不粘连。过一段时间,突然解除锁定(锁定及解除锁定均无机械能损失)。已知A、B、C三球的质量均为m。 (1)求弹簧长度刚被锁定后A球的速度。(2)求在A球离开挡板P之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析:本题可分成以下几个过程:(1)设C球与B球粘结成D时,“CB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2)当弹簧压至最短过程(VA=VD),“CBA弹簧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3)撞击P后,A与D的动能都为零,系统留下弹性势能。(4)解除锁定到弹簧刚恢复到自然长度过程,“CBA弹簧系统”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势能全部转变成D的动能)。(5)A球离开挡板P到弹簧伸至最长过程(VA=VD),“CBA弹簧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三、“模型”意识
物理解题的过程就是将概念、规律和具体问题情景相结合的过程。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排除次要因素(抛除非物理信息),确立理想化的研究对象和物理场景,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寻找物理对象在变化过程中满足的定量和定性的规律,直至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关键就是建立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的众多对象中,思维容易受到问题表象的干扰,很难抓住对象本质特征,因而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物理图景和物理模型,形成认识上的思维障碍。学生对新的物理情景分析出它的特点,即根据问题解决的目标分析出物理情景中与目标相关的信息和无关的信息,以及相关信息中的重要信息和次要信息。将重要信息和各种模型对比,找出与情景相对应的模型。依据模型规律的逻辑推理,需要对模型的特点较为熟悉,即清楚模型所对应规律的内容和适用条件。例3、(第20题)2000年1月26日我国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其定点位置与东经980的经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甘肃省嘉峪关的经度和纬度近似取为东经980北纬α=400,已知地球的半径R、地球自转周期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视为常量)和光速c。试求该同步卫星发出的微波信号传到嘉峪关处的接收站所需要的时间(要求用题给的已知量的符号表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行政执法人员政治理论和法律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计算解答题训练.docx VIP
- 机房动力环境设计方案 .pdf VIP
-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简述.ppt VIP
- (新版)环境监测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 《疫苗临床试验现场实施质量控制工作规范》(TCAV 009-2024).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科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风机基础二次灌浆技术交底.docx VIP
- 战略与投资发展部岗位职责.doc VIP
- 20.智慧变电站技术规范 第20部分:动环系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