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与“文化时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百家讲坛 与 “文化时潮’’ 口桂青山 在某种程度上,中央电视台的全部节目构成了中国当代主流社会的缩影,而 《百家 讲坛》作为其中有着特定文化内涵的栏目,则可以称之为当代主流文化的特写。 近两年来,中央电视台 《百家讲坛》率先垂范,各地电视台的同类节目乘势携风, 于是,东西南北中,在中国大地掀起了一场热烈喧嚣的普及古典、张扬 “国学”的文化 时潮。 对此,社会各界褒贬不一,乃至针锋相对,赞扬其丰富了学术路径、传播了传统文 化、提升了观众品位者,有之;批判其亵渎了学术的神圣、歪曲了传统精髓、取媚于世 俗消费者,有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笔者则以为—— 这种文化时潮的出现,首先是好事,要给予相应的支持与认可。 比如央视 《百家讲坛》近来大获好评的几位专家的讲座:易中天的 “品三国”,以 近乎评书的形式,旁征博引、探幽解析,确实有趣;刘心武的 “红楼解梦”系列,虽纯 属个人的探讨揣摩,也果然另辟蹊径,饶有兴味;阎崇年的 “清史探微”、“悬案揭秘”, 更适合普通观众的猎奇之心与消闲需要;再如王立群的 “读史记”、纪连海的 “说和坤” 等系列,亦精彩纷呈,幽默独到。至于更为火爆的于丹 “论语心得”、“庄子心得”,更 将深奥难懂、远离世尘的儒家经典通俗化、趣味化、实用化,如盏盏 “心灵鸡汤”,使 听众如醉如痴,大快朵颐……再看跟踪而上的北京台 《中华大讲堂》正在热播的韩兆琦 的《史记》人物讲述、郭英德的三国人物解读等,亦以通俗的近乎评书的方式,讲述古 典作品中的人与事,使观众在轻松愉悦中,获得了历史信息,增加了认知兴趣…… 总之,以开讲古典、张扬传统的各个电视台的种种学术讲座为龙头,以诸如 “超 女”、“红楼选秀”以及充斥荧屏的 “宫廷戏”及其他娱乐消闲类电视节目为呼应的这种 文化时潮的出现,首先应视为时代的一种进步——试想,全国最高档次的讲堂,竟开始 纯为老百姓作消闲性开讲了,倒退30年,可敢梦见?!卫星频道的传播平台,竟然允许 “超女”招摇、“红楼”作秀、帝王扬威、大批娱乐类节目火爆登场,纵然在20年前, 100 1 中国图书评论ChinaBookRevlew I 可容放肆?……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难道不该视为大众文化的胜利?娱乐消费的回归? 多元品格的体现?改革开放的缩影? 因之,一味指责、挑剔:或指责刘心武们亵渎学术,或嘲笑于丹们的读解硬伤,或 指斥 “超女”现象的庸俗,或蔑视红楼选秀的造作……均不必。就其每个节目与讲座自 身而言,其应运而生,也自有各自相对的价值与意义在。 在此,只想从另一角度、别种层面作一点思考。 如果 “跳出三界外,再人五行中”,不仅仅局限于个案的评说裁判,而从宏观大视 野,以当代全球化大背景为参照,以当代中国文化应有的历史趋向为标尺,以现在中国 的整体社会现实为根基,再对目前的这种文化时潮作一番清醒审视,又当如何? 这难免有一种令人警醒、扼腕的感觉了—— 当代中国的文化构成,或日以中央电视台为龙头而张扬出来的这种文化时潮,若唯 有上述一种品格与层面的内容与成分,得当吗? 再深入一层沉思: 这种文化时潮,对当代中国整体的文化进步与社会发展,将起怎样的作用? 这就要审时度势一番了—— 当代中国社会是怎样的现实状态?人民大众的生存与生活有哪些根本性症结?当前 国民最关心的问题有哪些?处于历史性转折时期的时代征候如何?目前牵动国家中枢神 经的最主要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存在是什么?当前民众最感兴趣与最不感兴趣的是 什么?最满意与最不满意的是什么……国家各方面与层面的体制改革问题,社会经济的 两极分化与社会文化的严重失衡问题,对城乡差异与隔离所应有的历史反省与现实把握 问题,对当前社会边缘人群、城市弱势群体与中国农民状态的人文关注问题,以及腐败 现象、法制建设、自然环境、不安因素……等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当代社会生活的整 体状态。 而这,则是当前社会文化必须面对与体现的问题,应该 “零距离”接触与解决的问 题,是当代文化 “铁肩担道义”所不能回避的现实、所应承担的使命。 但是,目前这场以 “国学热”为中心的文化时潮,是如何反映上述当代现实的?又 是如何引领的呢——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