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 第九节 惊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惊风也称惊厥、惊痛、天吊。以肢体抽搐、两目上视和意识不清为其特征。多见5岁以下小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变化越迅速,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临床上分为急惊风和慢惊风二种,急惊风来势凶急,处理不当可使脑组织和局部机体缺氧,遗留后遗症,严重的可引起窒息,发生呼吸和循环衰竭,因此治疗要及时、果断,必要时要积极抢救。 现代医学认为惊风是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一种表现,发病原因很多,本节所述为因高热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而引起的惊风。 【病因病机】 《厘正按摩要术》指出:惊风者,惊生于心,风生于肝。小儿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风、热、痰、火之邪或突受惊吓及食滞等,是惊风最常见的原因。小儿由于体属纯阳,感受六淫外邪,化热极速,热盛生风,风热相煽,煎熬津液,凝结为痰,痰热塞闭生惊;或因乳食不节,积滞痰热内塞,气机逆乱,清窍蔽塞,发为惊风;津液亏损,阴血不足,筋脉失其濡养,也可致肢体拘急、抽搐,角弓反张而发作。 (一)急惊风:急惊风的发生主要是外感风温时邪,暴受惊恐或乳食积滞。《小儿推拿广意》指出:急惊属阳,皆由心经受热受惊,肝经生风发搐,风火交争,血乱气并,痰涎壅盛,百脉凝滞,关窍不通,内则不能升降,外则无所发泄,以致啃齿咬乳,颊赤唇红,鼻额有汗,气促痰喘,忽而闷绝,目直上视,牙关紧急,口喋分开,手足搐掣,此热而然。 (二)慢惊风:慢惊风多因急惊失治或突受惊吓,或久病久泻、大病后正气亏损,津血耗伤,筋脉失于滋养而致。《小儿推拿广意》指出:慢惊属阴,皆由大病之余,吐泻之后,目慢神昏,手足偏动,口角流涎,身体微温,眼目上视,两手握紧而搞。如口鼻气冷,囱门下陷,此虚极也。脉沉无力,睡则露睛,此真阳衰耗而阴邪独盛,此虚寒之极也。 现代医学认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每当高热或炎症剌激时,容易发生惊风。 【临床表现】 (一)急惊风: 1.高热惊风:急性热病,如流感、扁桃体炎等发热高,或不明原因的高热均可引起惊风,患儿体温往往在39℃以上。初起患儿神情紧张,烦躁不安,项背不适,继则壮热无汗,口渴欲饮,眼红颊赤,神昏谵语,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牙关紧闭,两目上视,舌质红绛、苔黄糙,脉数,指纹青紫。此乃高热内闭,扰乱神明,引动肝风。 2.突受惊恐:神情紧张,惊慌恐惧不安,频作惊惕或惊叫,面色乍青乍赤,睡眠不宁,或迷睡不醒,醒时啼哭,手足抽搐,轻微发热或不发热,大便色青,舌苔正常,脉较细数,指纹青滞。 3.乳食积滞:发于饱食过食之后,腕腹胀满,呕吐纳呆,腹痛,便秘,发热,目瞪视呆,昏厥不省,呼吸短促,气息窒塞,舌苔黄腻,脉滑数。兼有痰湿者可见喉中痰声漉漉,咳吐不利,呼吸急促,苔白腻等症。 (二)慢惊风: 面色苍白,形瘦,纳呆,便糖,嗜睡无神,两手握拳,抽搐无力,时作时止。有的在沉睡之中突发痉孪,肢冷畏寒,舌淡苔薄,脉沉无力。 【治疗】 (一)急惊风 1.治疗原则:急则治其标,先以开窍镇惊,然后分别予以清热,或导痰,或消食以治其本。 2.基本治法: (1)开窍:掐人中、拿合谷、掐端正、掐老龙,掐十宣、掐威灵、拿肩井、拿仆参(以上穴位可选择应用)。 (2)止抽搐:拿合谷、拿曲池、拿肩井、拿百虫、拿承山、拿委中。 3.辨证加减: (1)肝风内动,角弓反张:拿风池、肩井,推天柱骨、推脊,按阳陵,拿承山。 (2)痰湿内阻:清肺经、推揉膻中、揉天突、揉中脘、搓摩胁肋、揉肺俞、揉丰隆。 (3)乳食积滞:补脾经、清大肠、揉板门、揉中脘、揉天枢、摩腹、按揉足三里、推下七节骨。 (4)邪热炽盛:清肝经、清心经、清肺经、退六腑、清天河水、推脊。 (二)慢惊风: 1.治则:培补元气、熄风止搐。急性发作时可按急惊风处理。 2.处方:补脾经、清肝经、补肾经、按揉百会、推三关、拿曲池、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拿委中。 3.方义:补脾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和胃、培补元气;清肝经、按揉百会、拿曲池、拿委中平肝熄风、止抽搐。 【按语】 惊风是小儿急症之一,除抓住危及生命的主要矛盾外,应及时解痉,防止窒息及呼吸、循环衰竭,在推拿解痉的同时,还应积极查找病因,对症治疗。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