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液体制剂的附加剂
④ 苯扎溴胺 又称新洁尔灭,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本品为淡黄色液体,低温时形成蜡状固体,极易 潮解,有特嗅,味极苦。极易溶于水,溶于乙醇。 水溶液呈微碱性,强力振摇时,能产生大量泡沫。 性质稳定,加热不易分解,对金属、橡胶、塑料 制品无腐蚀作用,不污染衣服。 本品毒性低,作用快,刺激性甚微,是一个优良 的眼用制剂防腐剂,常用浓度为0.01%~0.1%。 * ⑤ 醋酸氯己定 醋酸氯己定(chlorhexide acetate)又称醋酸洗必泰(hibitane),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甘油、丙二醇等溶剂中,为广谱杀菌剂,用量为0.02%~0.05%。 * ⑥ 其他防腐剂 20%的乙醇或30%以上甘油的均有防腐 作用。 0.05%薄菏油或0.01%的桂皮醛, 0.01%~0.05%的桉叶油(eucalyptus oil)等也有一定防腐作用。 * (五)矫味剂 内服液体制剂应味道可口,外观良好,使患者尤其是儿童乐于服用。 1.? 甜味剂 2.?芳香剂 3. 胶浆剂 4. 泡腾剂 * 1.???? 甜味剂(sweeting agents) (1) 天然甜味剂 ① 蔗糖 ② 甜菊甙 (2) 合成甜味剂 ① 糖精钠 ② 阿司帕坦 * 蔗 糖 是矫味的主要用品,常以单糖浆或果汁糖浆如橙皮糖浆、樱桃糖浆、桂皮糖浆等形式应用,兼矫臭。 应用糖浆时常添加山梨醇、甘油等多元醇,防止蔗糖结晶析出。 * 甜菊甙(stevioside) 是从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的叶和茎中提取 得到的一个双萜配糖体。为微黄色或白色结晶性 粉末,易潮解,无臭,有清凉甜味,甜度比蔗糖 大约300倍。难溶于水(约1:1000),微溶于乙 醇,加热与遇酸不变化。常用量为0.025%~0.05% (相当于蔗糖浓度5~10%)。 本品甜味持久且不被人体吸收,不产生热能,所 以是糖尿病,肥胖病患者很好的低能量天然甜味 剂, 但甜中带苦,故常与蔗糖或糖精钠合用。 * 糖精钠(saccharin sodium) 由糖精(邻磺酰苯甲酰亚胺)加碳酸氢钠制得,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易溶于水(1:1.5),但水溶液不稳定,长时间放置后甜味降低,在pH值为8时较稳定。其甜度为蔗糖的200~700倍,常用量为0.03%(相当于蔗糖浓度10%),常与单糖浆或甜菊甙合用,作咸味药物的矫味剂。 * 阿司帕坦(aspartame) 也称蛋白糖,又称天冬甜精,化学名 为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为二肽类 甜味剂,已收载于USPXXIII版及中国 药典2000年版, 其甜度为蔗糖的150~200倍,而无后 苦味,不致龋齿,可以有效地降低热 量,适用于糖尿病、肥胖症患者, 国内已生产有药用规格产品,也有进 口产品。 * 2. 芳香剂 在制剂中有时需要添加少量香料和香精以 改善制剂的气味,这些香料与香精称为芳 香剂,分天然香料和人工香料两大类。 天然香料包括植物中提取的芳香性挥发油 如柠檬、樱桃、茴香、薄荷挥发油等以及 它们的制剂如薄荷水、桂皮水、枸橼酊、 复方橙皮醑等,动物性香料如麝香、灵猫 香、海狸香、龙涎香等。 * 人工合成香料按化合物分类有醇、醛、 酮、酸、酯、胺、醚、酚、内酯、萜、 缩醛等香料,使用最多的是酯类。 香精又称调合香料,其组成包括天然香 料、人工合成香料及一定量的溶剂,如 苹果香精、桔子香精、香蕉香精等。 * 3. 胶浆剂 胶浆剂由于粘稠,能干扰味蕾的味觉因而 可矫味,多用于矫正涩酸味。 对刺激性药物可降低刺激性。在胶浆剂中 加入甜味剂如0.02%糖精钠或0.025%甜菊 甙可增加矫味作用。 常用的有羧甲基纤维素钠、甲基纤维素、 淀粉、海藻酸钠、阿拉伯胶、西黄蓍胶、 琼脂、明胶等。 * 4. 泡腾剂 制剂中常应用碳酸氢盐与有机酸(枸橼酸、酒石酸)作为泡腾剂,遇水后产生CO2。CO2溶于水呈酸性,能麻醉味蕾而矫味,常用于苦味、涩味、咸味制剂,与甜味剂、芳香剂配合使用,可得清凉佳味。 * (六)着色剂 着色剂亦称色素,分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两类,后者又分为食用色素和外用色素。只有食用色素才可作为内服液体制剂的着色剂。 1. 天然色素 2. 人工合成色素 (1) 食用色素 (2) 外用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鑫集团背景.ppt
- 运金融学第二章.ppt
- 出制剂 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概论.ppt
- 相碳酸盐层序特征.ppt
- 陆兼备的大国.ppt
- 化吸收代谢.ppt
- 丽群 Microsoft PowerPoint 演示文稿.ppt
- 装作业火灾风险与消防防护.ppt
- 化患者的护理2014.ppt
- 蛎干资料与素材new.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