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0292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2002921

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2002 . 9 . 21 命题人:丁 君 校对人:丁 君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一卷(共62分。1—19题各2分,20—27题各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吮血(shun) 欢谑(xue) 惊魂甫定(fu) B.关卡(ka) 暮霭(ai) 妍媸毕露(chi) C.暂时(zan) 挟制(xie) 锱铢必较(zi) D.翰藻(zao) 旧醅(pei) 天下恶乎定(w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抉择 旁征博引 改弦更张 蓬筚生辉 一幅楹联 B.胁迫 随声附合 心心相印 按部就班 纵横捭阖 C.驾驭 珠连璧合 察颜观色 和盘托出 无耻谰言 D.寒喧 微言大义 绵里藏针 别出心裁 焦头烂额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证券监管机构的某些强制执行__________问题,理需进行必要的修改。 (2)她担任领导职务以后,没有什么创新,完全__________了前任的规章制度和种种作法。 (3)李秀英在日本法庭一审胜诉,是一次突破,是对日本右派的弹压和对正义的__________。 A.权利 袭用 伸张 B.权利 习用 声张 C.权限 习用 声张 D.权限 袭用 伸张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拍摄了《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等影片的导演冯小宁是形形色色的“电影人”里卓尔不群的一个领军人物。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英格兰队开场表现不错,先进一球,但终场前德国队的反戈一击使英格兰队的主场被顽强逼平。 D.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个大学生最起码的行为规范,也需要奖励才能得以保证,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现今 一些大学生缺乏公德意识的现状令人堪忧。 B.“中国光谷”周边人文气息浓厚,消费者文化水平高,高校众多,使得房地产开发商在开 发过程中都将环境的开发放在首要位置。 C.出于对北极地区气候、环境、资源等方面长期考察,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决定在斯瓦尔巴 违德群岛建立中国伊力特·沫林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 D.基于昂山素季为实现缅甸全国和解所作的种种努力和牺牲,诺贝尔委员会决定将1991年 的和平奖颁发给缅甸的这位女政治家。 6.阅读白居易《忆江南》(其二),回答问题: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美学家朱光潜对这首词评论道:“杭州可忆的事物很多,一部二十四史从何说起呢?白居易单选两个足以说明他的快乐生活的典型情节。他所要渲染的气氛是清幽,他所要表达的情趣是闲适。” 文中“清幽”、“闲适”最恰当的含义是: A.“清幽”是就环境而言的,指月夜桂香,有清静幽远之意;“闲适”说的是自我的一种感觉,是清闲、舒适的心境,指悠然自得的愉快。 B.“清幽”是指所写景物的特点;“闲适”是指人的感觉。 C.“清幽”是说季节在秋天,不如夏天那样火热;“闲适”是说人老了,没有青年人那般雄心壮志,但舒适愉快。 D.“清幽”是景物所烘托的气氛,而“闲适”是由这种气氛所产生的愉悦、舒适、优雅的感觉。 7.对白居易《忆江南》(其一)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A.这首词泛忆江南,写春景,以“江”为中心,展现了鲜艳绚丽的江南春色。 B.作者写此词时身居北方,此词寄予了作者对江南风景的眷恋之情。 C.“红胜火”、“绿如蓝”构成异色映衬,渲染了江南春日明丽如画的美景。 D.本文紧扣“忆”字展开,驰骋想象,并以设问收束全词,抒情宛转含蓄,余情荡漾,令人感动。 8.下面《蜀道难》一诗的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乐府诗大多具有咏叹的意味,本诗也是如此。诗人之叹有三:一叹蜀道之高,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B.“连峰去天不盈尺……万壑雷”四句诗用夸张手法着重写蜀道之险。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上凋朱颜”主旨句第二次出现,此句之前写的是蜀道险峻难攀,此句之后是写蜀道凄清阴森。这几句诗起钩连前后的作用。 D.“黄鹤之飞尚不得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