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增氧方式对其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 - ingenta connect.pdfVIP

土壤增氧方式对其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 - ingenta connect.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土壤增氧方式对其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 - ingenta connect

第 33 卷 第 1 期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Vol.33 No.1 2017 年 1 月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Jan. 2017 167 土壤增氧方式对其氮素转化和水稻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1 1 2 1,3 1 1 胡继杰 ,朱练峰 ,胡志华 ,钟 楚 ,林育炯 ,张均华 , 1 1 1 1※ 曹小闯 ,Allen Bohr James ,禹盛苗 ,金千瑜 (1.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06 ;2.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 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 研究中心,南昌 331717 ;3.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武汉 430070 ) 摘 要:以3 种不同生态型水稻品种中浙优 1 号(水稻)、IR45765-3B (深水稻)和中旱221 (旱稻)为材料,比较研究 了不同增氧方式(T1-增施过氧化钙、T2-微纳气泡水增氧灌溉、T3-表土湿润灌溉和 CK-淹水对照)下稻田土壤氮素转化 和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结果表明:1)增氧处理明显改善土壤氧化还原状况,3 种增氧方式下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均高 于 CK 。稻田增氧促进土壤氮素硝化,在分蘖期和齐穗期T1、T2 和 T3 的土壤硝化强度和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反硝 化强度显著低于 CK 。2 )不同增氧处理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不同,在拔节期、齐穗期和完熟期 3 品种的植株氮素积累 量均表现为 T1、T2 显著高于 CK,而 T3 显著低于 CK ;在完熟期,T1 处理下中浙优 1 号、IR45765-3B 和中旱 221 植株 氮素积累量分别较 CK 增加了 21.2% 、13.2%和 17.0%,而 T2 处理下 3 品种的植株氮素积累量分别较CK 增加了 14.3%、 6.9%和 9.1% 。3 )与 CK 相比,T1 和 T2 显著提高水稻籽粒产量和收获指数,氮素籽粒生产效率与 CK 无显著差异,而 T3 显著增加水稻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可见,施用过氧化钙和微纳气泡水增氧灌溉能有效改善稻田 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不仅显著提高水稻产量,而且显著增强稻田氮的硝化而减少氮素损失,从而提高水稻氮素积累量和 氮素收获指数。 关键词:土壤;氮;酶;水稻;增氧方式;氮素转化;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氮素利用率 doi :10.11975/j.issn.1002-6819.2017.01.023 中图分类号:S275; S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6819(2017)-01-0167-08 胡继杰,朱练峰,胡志华,钟 楚,林育炯,张均华,曹小闯,Allen Bohr James ,禹盛苗,金千瑜. 土壤增氧方式对其 氮 素 转 化 和 水 稻 氮 素 利 用 及 产 量 的 影 响 [J].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 2017 , 33(1) : 167 - 174. doi : 10.11975/j.issn.1002-6819.2017.01.023 Hu Jijie, Zhu Lianfeng, Hu Zhihua, Zhong Chu, Lin Yujiong, Zhang Junhua, Cao Xiaochuang, Allen Bohr James, Yu Shengmiao, Jin Qianyu. Effects of soil aeration methods on soi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