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识《生态学》第3章:种群生态之二
种群动态 (2)无关。捕打榛鸡天敌后,仅雏鸡的存活率提高,对秋季种群密度没有明显影响(不显著相关)。 英国牛津大学附近的林姬鼠和欧鼠平种群数量变化很大(达20倍),它们的捕食者灰林鸮种群非常稳定。 (3)决定性。千里光(植物的花)的数量直接决定捕食者(红棒球蝶灯蛾的幼体)的数量。 另外,捕食者的猎物可以有多种,一种猎物也有多种捕食者,捕食者的食物组成可以随猎物种群数量、环境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捕食者-猎物的种群动态表现不确定。 食草作用 4. 食草作用 食草作用不同于狭义的捕食作用,食草动物对于许多植物(如高等植物)并不杀死,只取食其中的构件(如部分树叶等)。接近于寄生,但不是弱者对强者的依附。 种间作用 食草动物对植物种群的作用也是复杂的。 如在乌克兰草原上,500公顷的原始针茅草草原,禁止放牧后,针茅草繁茂,但因残体分解慢,嫩枝发芽受阻,针茅草大量死亡,导致杂草繁盛,使草原杂草丛生而废弃。 禾本科为主的草原,有蹄类采食、践踏和粪尿的滋养等放牧活动,能调节种间关系,使牧场植被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过度放牧也会破坏草原。 食草作用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 四、寄生 五、共生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寄生 1.概念: 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摄取另一种生物(宿主)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而维持生活的现象。 寄生者与捕食者不同,它多次摄取宿主营养,一般不“立即”或直接杀死宿主。这是“弱者”依附“强者”的情况。 四、寄生(Parasitism) 相互适应 2. 寄生者和宿主的相互适应: 寄生者:因其生活环境稳定、少变、营养条件优越,所以,神经、感官退化,生殖器官发达,繁殖力高,有雌雄同体现象。 宿主:因寄生者的寄生而产生免疫反应(免疫反应的作用包括:宿主脱离感染,抵抗寄生者的入侵)。 相互作用 宿主密度上升——寄生者广泛扩散、传播——宿主大量死亡,少数获得免疫能力——感染率下降——宿主再增长…………(开始下一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界生境变化的大型工程项目、洪涝灾害等,常会引发疾病的流行。因为变化后的生境,一旦适于某种寄生者(或病菌、病毒)生活、传播,宿主无抵抗力常会爆发。 3. 寄生者与宿主种群数量动态的相互作用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种内关系 第四节 种间相互作用 一、竞争 二、他感作用 三、捕食作用 四、寄生 ? 五、共生 第三章 种群生态学 共生 共生这个术语广义地可以理解为共同生活,包括互利共生(共生)、偏利共生(共栖)、甚至寄生等。这与传统解说相矛盾,所以我们应尽量避免使用共生,或将共生只理解为互利共生。 五、共生(Symbiosis) 偏利共生 偏利共生 (共栖) 指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无利也无明显害处的共同生活现象。 藤本植物附生于乔木的枝上,易获得阳光;藤壶附生于鲸鱼或螃蟹背上;鮣鱼以头顶吸盘固着在鲨鱼腹部等。 1. 偏利共生(commensalism) 互利共生 指对双方都有利的共同生活现象。包括: (1)兼性互利共生(原始合作):双方都从对方获得好处,离开对方也都可生活。如裂唇鱼(清洁工)专吃一些鱼类(如笛鲷)口腔和鳃部的寄生物。 (2)专性互利共生:双方都从对方获得好处,离开对方一方或双方不可生活,分为单方专性和双方专性互利共生两种类型。 2. 互利共生(mutualism) 互利共生 前者如人与家畜(不能独立),丝暇虎鱼利用鼓虾的巢穴作隐蔽场所,鼓虾(不能独立)是盲的,离开洞穴时,以细长的触角保持与鱼的接触,代替眼睛起警报作用。后者如花和蜜蜂,反刍动物与瘤胃内的细菌和原生动物,高等植物与真菌(菌根),白蚁和肠道内的鞭毛虫等。 实 例 第一节? 种群动态 第二节 种群的进化与选择 第三节?种内关系 一、密度效应 二、婚配制度 三、社会等级 四、隔离与领域性 五、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知识【智慧测评】2015高考生物(人教版)总复习课件:选修1 第1讲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ppt
- 要点许昌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五章.ppt
- 解说水粉画工具---纸的准备.ppt
- 知识[ppt背景素材]怡人悦目的自然风光,免费,达到了页面之间无痕切换的动感效果,自动播放便能体味。.ppt
- 精选7人、动物新陈代谢及细胞呼吸及新陈代谢类型.ppt
- 课件ad转换器与da转换器.ppt
- 课件51845红外光谱讲座——傅立叶红外光谱样品调制及图谱解析技巧.ppt
- 知识3串联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故障分析.ppt
- 浅析中期考试试题-长春、天津、德州(带答案).doc
- 知识《8. 他们是我们的骄傲》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