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性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东华大学.DOC

质性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东华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质性研究-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东华大学

國立東華大學美崙校區教學計劃表 九十七學年度第ㄧ學期 科目名稱:質性研究 授課教師 : 林慧絢 (linhh@.tw) 教學助理:張菀喻 (friend7304@.tw) 教學部落格:/lin_hh/ 研究室電話: 03-8227106~1830 開課系級: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博班) 開課時數:3小時 (週二06:00?09:00 p.m.) 開課地點:美勞教育館404教室 課程介紹 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不只是一種研究方法或技術。它以其特有的哲學思維、社會學觀點、及分析模式,提供我們詮釋型的視角去經驗、探究現實世界。質性研究在企圖瞭解生活經驗時,特別重視對過程(process)、視角(perspective)、和意義(meaning)的探查,藉以給原來已被注意的社會現象,提出新的認識與省思,或是使「看不見的被看見」(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這一學期,我們將聚焦在參與觀察、深入訪談及焦點團體訪談,三種常被社會學家所使用的質性研究方法,檢視每一種方法如何被應用於研究中。同時,每一位同學將選擇/建構一個從事研究與蒐集資料的場域,執行一個小型質性研究計畫,針對這三種質性研究方法進行實際操作。 除了進行研究實作之外,我們也將探究質性研究做為一種知識建構的機制,在其深化瞭解、營造論述的過程裡,研究者所面對的研究倫理上之掙扎,以及我們與被研究者之間位置性(positionatlity)和立場認識論上的考量。我們將閱讀一些社會學家實地質性研究的敘事,同時鼓勵同學把自己正在經歷的田野歷練帶入課堂討論。希望這門課程能幫助我們成為更具思辨性、自覺性、反身性、敏銳性的質性研究工作者。 這門質性研究方法入門的課程,著重在質性研究的命題、設計與蒐集資料的過程和反思,每位同學至少完成五次的田野紀錄;同學將在期末將這些資料初步分析及詮釋,並嘗試從整理過後的資料,提煉出中心論述(argument)。藉著閱讀文本、課堂討論與實際參與研究,希望我們能對質性研究的思考與實踐有相當程度的體驗與理解。 課程執行、作業、評分 ※ 修課同學必須分組,選課確定後視選課人數,由助教協調分配組別名單。 課程參與 50% 項 目 說 明 課堂文字紀錄: 10% 每週兩人搭檔,將課堂中精彩的對話留下軌跡。 整理後將文字紀錄po在教學部落格中。 閱讀及課程參與和文本提問: 20% 完成每週的讀本及出席是該堂課最基本的要求。每位同學應該在閱讀過程中自我提問,並在課堂前-中-後彼此分享、回應心得及疑惑。 每週上課前的週六至Blog po提問,以便導讀同學統整。 文本導讀:20% 導讀是讓複雜的思緒變得有頭緒,將有頭緒的理解變得有深度,再將有深度的思考變得生動而有意義! 統整同學提問、利用文本、相關資料…引導大家對話,並明示: (1)為何你想探討這些問/議題? (2)和文本、課堂討論、課程內容、質性研究有何關聯性? (3) 於星期一和我討論,協商出上課agenda **統整同學提問,意味:篩選、抓出幾個有助於導讀的主題。 **嚴禁「文本重述」及「提問的複製貼上」!! **每人選兩週,每週兩人搭檔導讀。 卷宗作業 50% 研究提案: 10/22截稿 (不可或缺) 研究提案:精簡的,以不超過1000字的長度,描述你這學期想從事的研究。 在該階段你應思考: 你的研究興趣為何?對你而言,你的研究議題為什麼值得研究?其意義何在? 研究問題為何? 研究場域在哪裡、對象是誰? 要用哪些研究方法?目的為何? 田野筆記/實地札記 (field notes) 5次: 30% 課程內容進度表「重點提醒」欄裡,有建議完成田野筆記與備忘錄的時間。 學期當中(12/09前)請至少繳交兩次的田野筆記與一次的備忘錄,讓我確認你的研究方向/方法沒有偏離太遠。 備忘錄(memo)2次: 10% 期末結語:10% 研究歷程的省思與展望: 透過3000-5000字的書寫,紀錄本學期研究歷程的省思與對下階段研究的展望。 我們將會在課堂探討如何透過平常的備忘錄書寫,檢視研究的視角以及倫理等議題。 各週研討專題及閱讀材料 ※ 本課綱在學期當中,將視教學需要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 時間 課程內容 重點提醒 Session 1 9/23 相見歡 課程介紹 何謂質性/研究? Session 2 9/30 Readings Due: 質性研究的理論思路(一) Foundation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周群英譯(2005). 勾勒日常生活的樣貌。《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頁1-24) (原著:Highmore, Ben (200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