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细节触摸文本的灵魂
[摘 要]一堂优秀的语文课是由一个个细小的环节构成的。对细节的处理,决定教学的成败,决定学生解读文本的深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本的矛盾处叩问、在文本的细微处感知、在文本的浓情处留意,引领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关键词]文本解读;细节;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1-035
“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在事情发展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样,语文课堂教学中细节的处理也十分关键,它决定着学生阅读是浮于表面、走马观花,还是扎根文本、深耕细作。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中的每一个细节,留意课堂中每一个点滴并巧妙利用,以细节为桨,引领学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
一、矛盾处叩问,让文本在品析中得以厚重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当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阅读文本一定要珍视学生的体验,尊重他们的个性感受。学生个性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就会存在差异,有些甚至会提出一些质疑。而“差异”和“质疑”恰恰是需要教师关注的细节。珍视这些细节,鼓励学生的个性见解,支持学生的多元解读, 文本才彰显它的教学价值。如,《珍珠鸟》一课教学,师生共同朗读“珍珠鸟”的描写片段:“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一段,然后展开对话。
师:朗读了这一段,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作者把珍珠鸟写成人了,在作者身边飞来蹦去的不再是一只鸟,而是一个很熟悉的老朋友。
生2:不可能吧!我觉得文中的鸟是作者想象的,生活中鸟都会怕人,怎么会这样与人亲近呢?
(此言一出,教室里顿时哗声一片)
教师看到眼前的情景,决定抓住这个极好的细节,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这句话:“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然后师生共读、学生齐读,最后学生终于顿悟。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在矛盾处叩问,顺藤摸瓜,在循序渐进中将课堂推向高潮;而学生们也在逐层叩问中理解了“信赖”的真谛,实现了与文、与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增加了文本的厚度。
二、细微处感知,让理解在延伸中得以提升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犹如课堂上的精灵,如不及时把握,就会稍纵即逝,给人徒留遗憾。因此,教师除了要善于预设细节之外,还要灵活捕捉课堂上生成的细节,并沿着学生的思路拓展延伸,给学生更真实的体验。如,教学《轮椅上的霍金》一课,在朗读“40年过去了……嘴已经歪成了S型”这一片段时,班里的几个调皮鬼在座位上挤眉弄眼,龇牙咧嘴地学起了霍金的样子,逗得其他学生忍不住笑起来。这明摆着学生没有走进文本。这是一个极易被忽视,但又极其关键的细节。
师:同学们,你们得了感冒会怎么样?(学生说)
师:对啊!得了感冒本来就不舒服了,可是还要打针输液,对不对?
生:最难受的是感冒了,输着液,还要写作业呢!
师:是啊!一个小感冒就给我们带来这么大的困难。而霍金呢?他的人生路怎么样呢?
生1:霍金的一生太艰难了,尤其是嘴巴歪成S型。
生2: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中,他依然思考宇宙,他真的很伟大。
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抓住细节,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发现学生只看到文字表面,而没有深入文字“里面”的时候,教师就创设情境,还原生活,给学生们真实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对文本的感知能力。
三、情浓处留意,让心灵在碰撞中得以成长
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少,然而要让生活经验比较匮乏的学生嗅出文字的香、品出文字的味儿,还需要下一番真功夫。教师可以在浓情处切入,沿着文本的思路引领,让学生入其境、生其情,感受情感的美好,触摸文字的细腻。如,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教师让学生自主酝酿情感。
师:文中有些词很普通,但是也很深情,你能找到它吗?
生:我从“直奔”一词中读出了爸爸为妈妈病情而着急的那份心焦。
……
师:这些琐琐碎碎,这些平平淡淡,是什么?
生:是爱!
师:这种爱悄无声息,却无处不在;平平淡淡,而又真真切切……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从情浓处入手,精心打造细节,让语文课堂流淌出飘逸、透露出恬淡,智慧的火花在课堂上迸发,学生的心灵在碰撞中成长。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不拘“小节”,巧妙预设,关注生成,抓住细节引发学生思考,激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责编 韦 雄)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