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与「太极」关系之研究
周敦頤《太極圖說》 「無極」與「太極」關係之研究
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陳立驤博士
論文提要:
本文旨在對周敦頤(濂溪)《太極圖說》中的「無極」與「太極」之關係作一探討,以期將
它的各種可能的豐富義蘊顯示出來,並作為學界研究的參考。
全文共分成五小節進行:一是「前言」,旨在交代撰寫本文的緣由與來龍去脈;二是「『兩種
思路』與『依儒據道』」,旨在分別說明「兩種思路」與「依儒據道」的意義及其相關要點,以作
為本文的論述基礎;三是「『無極』與『太極』關係的四種代表性詮解」,旨在簡要說明歷來
各家中,對「無極」與「太極」關係的四種代表性解釋──朱子、牟宗三、張岱年與王船山之說,
以為下節的論述與歸類預作準備;四是「『無極』與『太極』關係的各種可能詮釋」,旨在依「兩
種思路」與「依儒據道」兩者,而將「無極」與「太極」的關係作各種可能的詮釋。同時,我們
也會將朱、牟、張、王四人之說,一併歸入這些可能的詮釋之中;五是「結論」,旨在綜覽全文,
而「初步」提出一詮釋「無極」與「太極」關係的理論架構,以將它的各種可能的豐富義蘊展示
出來。
關鍵詞:
周敦頤、周濂溪、太極圖說、無極、太極、無極而太極、自無極而為太極、兩種思路、依
儒據道
一、前 言
本文不僅是筆者宋明理學十餘年研究計畫的成果之一,同時也是我對周敦頤
(字茂叔,學者稱濂溪先生,西元 1017~1073 年)《太極圖說》(以下簡稱《圖說》)
的「本體」(「無極」、「太極」等)特性的再次省察結果。
筆者近幾年來一直專注於宋明理學的研究,在我心中,總是盤旋著一個問題
意識:
正面積極地講,我們該如何「儘可能」地用「比較」道地的現代漢語白話文,
來「清楚」並「相應」地詮解傳統中國哲學與傳統漢語文言文經傳中所蘊涵的義
理;而負面消極地說 ,則是我們如何能避免用「逆格義」的方式,或是如何能不
借用西方哲學的理論架構,來詮解傳統的中國哲學與傳統漢語文言文經傳中所蘊
涵的義理?
1
而不管是正面積極或負面消極地講,其目的均是意圖建立中國哲學詮釋的主
體性:用中國(漢、華)的語文,依中國人的思維模式 ,來理解中國傳統的學問,
而不必老是戴著西方哲學──如古希臘哲學、中世紀神學、近代理性論與經驗
論,以及現代存在主義、現象學與分析哲學等──的有色眼鏡,來看待與詮解傳
統中國哲學。
或許有人會質疑:在現今西方文化當令的時代氛圍中,現代中國人怎麼有可
能擺脫西學的影響來看待傳統中國哲學呢?又,如果不借用西方哲學的理論架
構,又怎能「清楚」地詮釋籠統、含糊的傳統中國哲學呢?
對於這兩點質疑,筆者有以下三點淺見回應:
一是現今要擺脫西學的影響來詮解傳統中國哲學 ,確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尤其很多現代的漢語白話「術語」與「詞彙」,基本上都是從西學直譯或透過日
人對西學的間接翻譯而來,而且它們也都早已「內化」成為現代漢語白話文的一
部分了,因此,我們的確是不可能「完全」擺脫西學的影響來看待傳統中國哲學
的,故筆者才說「儘可能」地用「比較」道地的現代漢語白話文,來詮解傳統中
國哲學與傳統漢語文言文經傳中所蘊涵的義理。但,借用西學的「術語」與「詞
彙」,是一個問題;而借用西學看待宇宙、人生、知識、歷史與文化等的「理論
架構」,則又是另一個問題,它們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我們或許無法完全避免借
用西學的「術語」與「詞彙」,但卻可自覺地儘量避免用西學的「理論架構」─
─如超越/現象二分、超驗/經驗二分、應然/實然二分、精神/物質二分、心
/物二分、理想/現實二分、神/人二分等,來詮解傳統的中國哲學。
二是就算不借用西學的「理論架構」,也未必就不能「清楚」地詮解傳統中
國哲學。筆者不否認:與傳統中國哲學相較,西方哲學確實是理路較為清晰、論
證較為嚴謹、邏輯性較強,同時理論架構也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杨庙中心卫生院门诊综合楼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的公示69..doc VIP
- 2025年新修订《传染病防治法》.ppt
- 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docx VIP
- 21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规范(试行)-TCAGHP 021-2018.pdf VIP
-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重点拓展短语(分单元编排)(2025春).doc VIP
- 生物医药领域领域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指引(2022年版).pdf VIP
- 高句丽遗民高足酉墓志铭考释.doc VIP
- 2025年人教版信息科技八年级全一册教案教学设计.pdf
- 村镇供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及填表说明(SL-688-2013-).doc VIP
- GBZ2.1-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