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干洲教育在线
2010届高考地理知识点解读与能力培养——陆地环境
一、岩石和地貌
(一)形成知识体系
1.地壳的物质组成
冲积平原洪涝(长江中下游平原)、盐碱化(黄淮海平原) 沙丘荒漠化
3.地貌与气候
(1)气温
高度增加,太阳直接辐射增强。白天高山向阳坡的土温可以很高,但由于大气中水汽等吸收长波辐射的物质减少,吸热本领降低,结果高山的气温明显低于土温,气温随高度递减。此外,由于高度增加,山地附近空气流动性加大,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呈减少趋势。
(2)降水
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但降水量随高度分布不均,一般是从山麓向山腰逐渐增加,到达最大降水量后又呈下降趋势。山脉的走向对气候水平差异的产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东西走向的秦岭,北阻冬季风,南迎夏季风,成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成为西南季风北伸通道,西藏东南部气候湿润的关键原因。北美地区的槽伏地势,极易引导南北气流快速运行,使大陆中部地区气温的年较差较沿海地区明显加大。
4.地貌与水文
(1)河流水系特征
例: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状况,决定许多大河自西向东、南注入太平洋、印度洋。
山地紧逼海岸,造成河流集水区域较小,河流流量不大,流程较短。
(2)水能资源———落差大小,地势起伏与地势阶梯交界处集中
(3)地下水———盆地是地下水储存的理想场所,山地地表水运动快,地下水埋藏浅。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水的储量极为丰富。
(4)河流沙洲(江心岛)的形成
流水携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的情况下(一般出事在河道弯曲、河道由宽突然变窄、河道中有巨石分布,或从山口流出到达地势低平的地带),会发生沉积,当泥沙积到一定程度就会露出水面成为岛屿。江心岛既可作为陆地成为良好的土地资源,却也可能会使河道变窄影响行洪或航运,需辩证看待。
5.地质、地貌与地质灾害
(1)地震的烈度既与地应力的大小(震级能量)有关,也与地震区岩石的坚硬程度、地质构造的稳固性以及地表建筑的牢固程度有关。
(2)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也称“走山”、“移山”、“地移”,与地质构造稳固程度、坡度大小、地表植被覆盖率有关。人为造成的地震、取用土石过多等也易造成滑坡。
(3)泥石流形成的物质基础(内因):坡陡谷深、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植被不良的山区;动力机制(外因):暴雨骤降或冰雪融水大量汇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毁林开荒、陡坡垦殖、矿山开采中的乱挖乱采和不合理弃渣等)。
(4)地震、火山的防灾减灾措施:搞清地质构造,注意地面前兆;加强监测建设和国际合作;加强避灾教育;做好防御准备;制订应急预案;搞好余震防御和疫情防备工作。
(5)滑坡、泥石流的防灾减灾措施:植物造林种草;保护天然植被;建造护坡或整修工程,疏通沟谷河道;做好气象预报,及早转移人员财产。
6.地貌与人类活动
(1)多种多样的地形,容易造就复杂的气候,为发展多种经营提供有利条件。
(2)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区,灌溉便利,土壤肥沃,经过开发往往耕地比较多;山区起伏大,耕地面积一般较少。
(3)交通线路建设与地质、地貌:稳定的地质与平坦的地貌,有利于交通线路的建设。起伏的地势,使线路工程建设的成本加大(筑桥、建隧道等)。
(4)山脉既构成地表骨架,又成为人类活动区域的分界线,尤其是大型山脉,由于地势高峻,往往成为两侧地区人们交往联系的屏障,成为重要的区域分界线。如:作为我国行政区划分界线:太行山、祁连山、武夷山、巫山、南岭、唐古拉山等。作为国界线:喜马拉雅山、阿尔泰山、阿尔卑斯山、安第斯山等。
(5)从地形条件的角度考虑,水库坝址应尽可能选择河谷狭窄、库内平坦广阔的地点。这种坝址一般来说能达到蓄水量大而工程量较小的效果。但有的时候,狭窄的河谷表面似乎是最优坝址,但实际上可能地貌地质条件较复杂,山坡易出现较多崩塌,工程处理量较大。
二、生物与土壤
1.明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决定生物的分布,植物的分布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
(1)气候差异、地形起伏、土壤分布等环境因素决定着生物的分布。
(2)植物生长所需要的环境条件,最基本的是光、热、水、土,其中光、热、水的条件主要又取决于气候。
热量———决定植物带状分布(从赤道向两极随纬度变化,从山麓向山顶随海拔变化)。
光照———绿色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喜光植物分布在向阳处或占据森林中上层;喜阴植物分布在背阳、荫蔽处或密林底层。
水分———影响植物的个体形态(水生植物、旱生植物)。
(3)植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镜子”)。
对气候的指示作用:植被类型的差异指示气候条件(森林、草原、沙漠);植物指示气温(“落叶知秋”);树冠指示风向;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一级试卷:词汇与语法测试题库.docx VIP
- 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B卷考研真题.pdf VIP
- 汇川INOVANCE MD290系列通用变频器综合手册.PDF VIP
- 2020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A卷)考研真题.pdf VIP
- GB-T 2423 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docx VIP
- 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第7课《我是班级值日生》 (教学设计)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VIP
- 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完整版.pptx VIP
- 中华保险公司题目行测.pdf
- 练习十四 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ppt VIP
-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219翻译硕士泰语考研真题.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