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广东海洋大学研究生处
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学院介绍
(一)海洋与气象学院
海洋与气象学院是广东海洋大学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的学院之一,肩负着发展海洋学科的历史重任,在海洋、气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现有专业教师32人,其中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人,二级岗教授1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5人。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潘德炉院士受聘为海洋科学“双聘院士”。
学院拥有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物理海洋学、海洋化学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海洋科学为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院拥有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环境评价重点实验室、 “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实验室” 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环境研究所、物理海洋实验室等研究机构。近年来,学院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课题30余项,在上层海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海气耦合机制及区域海洋学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J. Geophys. Res.》、《J. Marine Syst.》、《Cont. Shelf. Res.》、《中国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杂志。
招生专业及研究方向如下:
1、物理海洋学(070701)
本博士点设在海洋与气象学院,授予理学博士学位。设有以下两个研究方向:
①陆-海-气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开展南海海气物质、能量交换过程及其耦合机制
深入了解南海陆架海区次中小尺度过程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动力学特征,揭示海洋次中小尺度过程与风场、中尺度涡、环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与混合机制,发展精细化的数值预报模式。
2、海洋学070702)
本博士点设在海洋与气象学院,授予理学博士学位。设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
①海洋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机制:利用化学、生物学的研究手段,结合物理过程,研究南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与物理过程的耦合。揭示南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特点,为南海的海洋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研究以及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服务。
②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化学:以南海特色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化学、生物手段开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化学改性与功能化研究。
③近海海洋环境评价:开展广东沿海重化产业园区、规模化养殖区、典型海湾、滨海湿地环境监测与评价
②海洋生物繁育与资源保护:主要开展南海濒危与珍稀物种生殖细胞的发生、胚胎及幼体发育、环境变化与生物遗传变异、生物资源保护与增殖方面的基础研究,并开展种质资源与种质保存、育种共性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
③分子生物学及应用技术:开展海洋生物分子与生物分类技术、环境变异的分子检测技术、基因组学以及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二)食品科技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源于1950年的广东省立高级水产技术学校加工科,1977年开始本科教育,199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013年获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人员50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5人;博士学位人员27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2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教育部海外名师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教授为学院双聘院士。
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涵盖了4个二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点;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农业推广硕士和工程硕士);“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广东省珠江学者设岗学科,“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学科是广东省重点学科攀峰重点学科。
学院拥有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高等学校海洋食品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与教学平台,水产品深加工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厅级)1个。现有实验室面积达10000m2,仪器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建有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3门。
近5年,学院始终紧扣华南地区农海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围绕南海大宗水产品和岭南特色果蔬等的贮藏与加工、质量与安全、活性物质开发等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创新研究,共承担课题1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到账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5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省(部)级及以上教学与科技奖1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在企业转化,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如下:活性物质的筛选、分离纯化、结构表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导师园地第5期――郝柏林 -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doc
- 寻租成本问题研究述评 - 登录-经济学动态.pdf
- 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中若干问题的思考 - 长江科学院院报.pdf
- 导读人性即兽性/龚志成.ppt
- 射频兼容的概念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 -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ppt
- 将来都与白骨是一丘之豹人们现在支向他听生西的大法.doc
- 尊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传播途径 - 珠海市第四中学.ppt
- 将专利组合镶嵌至技术规划中.pdf
-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汇总.doc
- 小学组-机器人往返跑竞速赛规则.doc
- 幼儿律动教学之研究成果报告书壹、前言 -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整合平台.pdf
- 广东海洋大学201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广东省近海海洋变化与 .doc
- 并联机床的灵巧度评价指标及其应用 - 光学精密工程.pdf
- 广东省化肥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 - 广东省石油与精细化工研究院.doc
- 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及成因分析 - 生态环境学报.doc
- 广东省典型海湾表层沉积有机质的来源和分布 - 热带海洋学报.pdf
- 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 电子通信与软件工程系 - 中山大学 .doc
- 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 - 人口与经济.pdf
- 广告的心理机制.ppt
- 广告符号的意义链及其特征分析 - 符号学论坛.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