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产业结构空洞化问题及对策 - 国际经济情势周报
壹、專題分析
日本產業結構空洞化問題及對策
蘇顯揚中華經濟研究院國際經濟所研究員
日本產業結構空洞化的議題在1970年代首次被提起。最近,日本在歷經十餘年的長期經濟不景氣下,不但日本國內的製造業企業數以及就業人數持續減少,而且,一向是作為日本經濟成長、牽引力量的運輸機械、電子機械等製造業的國外生產比重不斷提高。特別是勞工成本只有日本勞工的二十分之一,甚至三十分之一的「世界工廠」中國大陸的興起,使日本產業空洞化的「危機」再度顯現出來。
事實上,產業空洞化的定義或是現象並不是很明確,它對日本整體經濟的影響或是應採取的對策方向,也是眾說紛紜。
本文,首先探討日本產業空洞化的現象,在,,合作關係 13.0 7.3 10.4 7.7 13.1 10.3 回銷日本 4.0 2.0 7.1 8.9 6.7 5.8 擴大當地銷售 38.1 51.8 28.5 26.1 27.4 33.5 迴避貿易摩擦 3.3 3.5 0.7 0.3 0.6 1.5 確保原料 3.8 2.4 4.3 5.2 3.7 4.2 其 他 19.7 21.0 12.1 11.7 10.9 14.7 合 計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資料來源:經濟產業省,「平成11年度海外事業活動基本調查」。
三、產業空洞化對日本經濟的影響
產業外移造成的產業空洞化對經濟的影響大致可分三方面來說,分別是就業、貿易收支以及分工體系或是技術水準等。生產據點的外移,如果規模相當大,則國內就業市場勞工需求減少,就業以及所得環境惡化是相當有可能的。近年來日本失業率不斷攀高,2003年3月份創5.5%的新高紀錄說明了,日本在1990年代長期不景氣下,國內投資減少、產業外移、就業環境也迅速惡化。
不過,以美國為例,美國在1980年代因為製造業大量外移的結果,美國國內失業率達二位數極為嚴重,但是在1990年代靠著資訊技術(IT)產業革命,產業結構轉變的結果,單單資訊產業所增加的雇用勞工數就比因為產業外移而失業的勞工數還多。
在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就短期來說,本來就有結構性失業發生的可能,它包括非熟練工被裁員或是因薪資減少而辭職者。因此,就政策上來說,除了培育創新企業外,如何使勞工的移動得以平順進行,包括職業訓練等的實施是極為重要的。
至於就貿易收支方面,首先,由於企業的外移,可能使移出國的原料、資本財、零組件等中間財的出口也跟著增加,這也就是所謂的出口誘發效果。其次,由國外生產據點所生產的產品進口到日本來,這也是所謂的回銷效果。第三則是日本原先的出口地可能改由海外生產據點出口,這也是所謂的原出口地區替代效果。當然,各種效果是一個流量的概念,被投資國也可能因藉由經濟成長而間接的使出口增加,再說,匯率的變動、各國景氣表現等變數也均可能影響貿易收支的變化。不過,日本經常帳順差的急劇縮減卻是不爭的事實,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貿易收支的惡化。1998年度日本貿易出超還有16兆日圓,但是2001年度卻只有7兆日圓,因此也有分析家認為日本的產業空洞化就是貿易出超的縮小。
產業空洞化對技術的水準影響方面,前曾提及可能造成分工生產體系的鬆散以及喪失企業間技術觀摩或是模仿、擴散的機會,最後導致技術水準下降。即使赴國外投資的企業,將來因匯率變動等因素而使在日本的生產據點再度展開,但是由於其國內的生產據點閒置過久,設備老舊,技術也有隔閡,再度生產的成本以及所費的時間可能相當高及長。因此,在企業未積極研發技術下,生產據點的外移的確會令投資國的技術水準下降。只不過,日本的技術貿易係數(技術出口/技術進口)一直在改善,依總務省的資料甚至比例超過1,顯然的,日本企業並不因產業外移而減少其技術開發的腳步。
四、因應產業空洞化應有對策
對外直接投資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國際經濟的持續成長有相當的貢獻,對被投資國來說,透過引進先進的技術以及經營手法,不但可以促進效率化生產、也對該國的就業、生活品質、經濟成長有貢獻。不過,各國依其經濟考量,仍然對外來投資有各種的限制,國際間的多邊投資協定,由於意見不易取得一致的看法,像國際貿易組織(WTO)的貿易投資相關措施協定(TRIM)就不易取得法律上的約束力。為此,各國也均退而求其次,希望取得雙邊協定。不過,日本這方面的動作比較慢,因為日本期待的是多邊協定的進展,因此,比起其他先進國家來說,日本所簽定的雙邊投資協定不到10件。
為了利用國外低廉經營資源,或是為了開拓新的海外市場,並為了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乃至於維繫其成長力,企業對外投資有其必要性,而且政府也不可能限制其生產據點的外移。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透過產業結構改革來避免國內的產業空洞化現象。
要改善其產業結構,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如何活化國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