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技术教育在学童发展阶段的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技术教育在学童发展阶段的意义

日本技術教育在學童發展階段的意義 作者:間田泰弘 譯者:*黃柏翔、**李隆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教育碩士、**國立聯合大學校長 譯介:作者曾任日本廣島大學教育學院院長、日本產業技術教育學會(JSTE) 會長,2005 年退休後轉任廣島國際學院大學教授至今;本文係應作者期 望,中譯和台灣科技教育人員分享。 壹、前言: 雖然理科或數學程度好的學生不少,但是會回答自己喜歡這些科目的學生比 例卻極低,因而形成了一個話題,並引發各界競相討論。歸納各方觀點後,可歸 納為以下兩種情形:其一是學童雖然喜歡數理科目,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加以發 展;另一個則是學童雖有具備理解的資質,卻厭惡數理科目。 就前者的情況而言,應該可以透過教學方法與課程設計等的改善獲得解決; 而後者的情形卻無法僅靠對症下藥就能解決,畢竟這其中還牽涉到許多社會結構 與學童們生活經驗面等多種因素。 針對後者的狀況試想,若是現在學生都遠離理工科系,十年後相關製造產業 所需的理工專業人員與業者等,雙方面都將令人憂心。探討喜歡理工領域的學生 與有意願投入製造業的年輕人數之所以減少的原因,大致上有下列幾項主要因 素:(1)製造業的空洞化及其社會印象;(2)製造業表面上的待遇與職業觀;和 (3)大學入學考試科目。 綜上所述可知,年輕人如何看待社會整體結構,及其對職業的考量,即是問 題關鍵。雖然過去的專業技術人員備受敬重,但隨著自動化發展至今,技能性工 作的魅力似乎逐漸地勢微。另外,在現實生活中以發展前瞻科技為主的理工科系 人氣也已確實大不如前。總之,年輕人對理工科系的價值觀已經改變了。 因應這樣的情況,由初等和中等教育著手可視為解決方式之一,從教育中讓 學生喜歡上科學技術,並推動讓學生能對科學技術感到興趣的相關政策。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前述發展現況的主因,應該也是由於日本的技術開發 能力及其產品已經為人民帶來相當豐富的物質生活所致(文部科学省科学技術学 53 術政策局基盤政策課,2005)。 在製造業界裡有句話說:「產品製作就是人才培育」。這是由於製造業與中學 教育在產品製造的技術教育上有部分的共通點,另外,也凸顯了科學技術與製造 業或理工科系脫鈎的問題,不論是從人的價值觀或技術養成的觀點而言,其實都 有很高的關連性。而即使是使用了「科學技術教育」的字眼,但其中表達的卻只 是科學教育或只有技術教育的例子也不少。 在整理科學教育與技術教育於日本國民能技術立國的基礎下所扮演的角色 同時,作者想針對這兩者間的互補性,建構一個能讓學童立志朝向科學、技術的 環境,概述如下。 貳、科學與技術 「科學技術」一詞原是用來指「科學」與「技術」。此時的「科學」只是狹 義地解釋為自然科學,而這所謂的自然科學就是指能理解自然界現象,並能探究 其中的真理與法則。 另一方面,所謂「技術」的定義,是以物理的方式解決人類的慾望為目標。 為了要達成這樣的目的,人們便得思考如何將自然界存在的物質與資源加以創新 與應用。然而,雖說這兩者在歷史上堪稱經緯,但在目的性上卻大不相同。在這 裡,作者並不打算在此為這兩者下定義或做差異比較,因為這應讓給其他的專家 (大輪武司,1997)來解說,但上述這兩者的成果卻可以相互運用,也因此這兩 者可以持續地交互發展,故近來國內就順勢將這兩者合稱為「科學技術」了。 實際上,由於科學與技術猶如車子的兩個輪子,缺一不可。有時候雖以技術 的角度做評論與運用,但其中也多少蘊含著科學的成分,這或許也是中小學教育 對技術教育無法徹底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既然科學是指探究自然界未知的事物,所以其成果可以說是智慧與努力的結 晶;而技術則是相對於自然現象,為了達成目的,不惜要去挑戰以改變自然現象。 雖然過去在沒有科學的理論下,社會的進步發展都是依賴多方的嘗試錯誤與經驗 累積所得到的珍貴技術;而現代則是在科學理論的剖析下,多了更多可以活用的 技術。隨著技術成長,科學也同步在進展。因此,無論在醫療或理工學的世界, 理論多無法持續地一路領先,常也要參酌測試、實做的成果。由於單有理論而無 法實現的事物很多,所以這邊特別將「科學技術」與「科學」、「技術」之間的差 54 異提出來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