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土壤的物质组成(终).ppt

  1. 1、本文档共2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部分 土壤的物质组成(终)

土壤水吸力是指土壤水在承受一定吸力的情况下所处的能态,简称吸力,但并不是指土壤对水的吸力。 S=?-?m ? 绝对正值 二、土壤水吸力*** 水吸力只包括基质吸力和渗透吸力两类。一般谈及的吸力是指基质吸力,其值与?m相等,但符号相反。 三、土壤水势的定量测定 土水势的标准单位:帕(Pa) 1 Pa=0.0102厘米水柱 1 atm=1033厘米水柱=1.0133bar 1 bar=0.9896atm=1020厘米水柱 1 bar=100000 Pa 以单位数量土壤水的势能值为准。常用的为单位质量、单位容积。 一般只能测定8万帕以下的土壤水吸力。 四、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指土壤水分含量与土壤水吸力的关系曲线。 目前尚无法从理论上推导出土壤含水率与土壤水吸力或基质势之间关系,只能用实验方法获得水分特征曲线。 S=a?b S=a(?/?s)b S=A(?s-?)n/?m S: suction, Pa; θ:water content; a,b,A,n,m: experience constant. 0 10 20 30 40 50 60 70 土 壤 水 吸 力 黏土 壤土 砂土 土壤含水量% 影响因素 质地 结构 温度 滞后现象 沙土比粘土明显 水分特征曲线的用途: 4、应用数学物理方法对土壤中的水运动进行定量分析时,水分特征曲线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 1、利用它进行土壤水吸力S和含水率?之间的换算(图2-9)。 2、可以间接地反映出土壤孔隙大小的分布。 3、可用来分析不同质地土壤的持水性和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五、土壤有效水***: 植物可以吸收利用的水称之为有效水。土水势大于根水势的水植物才能吸收利用。 有效水的范围是凋萎系数至田间持水量的水分。 第三节 土壤水分运动 土壤水流动 水分蒸发 水分入渗 水分再分配 一、饱和流 (Saturated Soil Water Flow) 饱和流的推动力主要是重力势梯度和压力势梯度,基本上服从饱和状态下多孔介质的达西定律(Darcy’s law) ***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土壤的水量,土壤水通量与土水势梯度成正比。 土壤所有的孔隙都充满了水时,水分向土壤下层或横向运动的速度。 饱和流导水率 (Saturate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饱和导水率的特点 ① 饱和率是常数 ② 是土壤导水率的MAX ③ 主要取决于土壤的质地 和结构。 沙质土 壤质土 粘质土 影响饱和导水率的因素 质地 水通量与孔隙半径4次方呈正比。 结构 土壤结皮对土壤饱和导水率有显著的影响。 土壤阳离子种类 Na-土粒分散-堵塞孔隙。 粘土矿物种类 二、土壤不饱和流*** (unsaturted soil water flaw) 土壤不饱和流的推动力主要是基质势梯度和重力势梯度。它也可用达西定律来描述,对一维垂向非饱和流,其表达式为: K(?m)为非饱和导水率,d?/dx为总水势梯度 (water potential gradient) 不饱和导水率是土壤基质势的函数。 饱和条件下的总水势梯度可用差分形式,而非包和条件下则用微分形式: 饱和条件下的土壤导水率Ks对特定土壤为一常数,而非饱和导水率是土壤含水量或基质势(?m)的函数。 不饱和条件下土壤水流的数学表达式与饱和条件下的类似,二者的区别在于: 三、土壤水气运动 土壤气态水的运动表现为水汽扩散和水汽凝结两种现象 水汽扩散运动的推动力是水汽压梯度,由土壤水势梯度或土壤水吸力梯度和温度梯度所引起的。 温度梯度的作用远大于土壤水吸力梯度。 温度梯度是水汽运动的主要推动力。 土壤水不断以水汽的形态由表土向大气扩散而逸失的现象称为土面蒸发。 1、“夜潮”现象 多出现于地下水埋深度较浅的“夜潮地”。白天土壤表层被晒干,夜间降温,底土土温度高于表土,所以水汽由底土向表土移动,遇冷便凝结,使白天晒干的表土又恢复潮湿。对作物需水有一定补给作用。 水汽凝结: 当水汽由暖处向冷处扩散遇冷时便可凝结成液态水 2、“冻后聚墒”现象*** 冬季表土冻结,水汽压降低,而冻层以下土层的水汽压较高,于是下层水汽不断向冻层集聚、冻结、使冻层不断加厚,其含水量有所增加,这就是“冻后聚墒”现象。 “冻后聚墒”的多少,主要决定于该土壤的含水量和冻结的强度。含水量高冻结强度大,“冻后聚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