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讲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

第十一讲 陶澍《靖节先生集注》 第一节 陶渊明及其诗歌创作 陶渊明生在东晋的哀帝兴宁三年(365)。他一直活到宋朝的宋文帝时才死,死时63岁。 在这63年里,他亲身经历了两次篡逆的变乱,亲见了东晋的灭亡。不但如此,那时还出现过平民的革命——孙恩起兵,发动反抗朝廷的变乱。 所以陶渊明生活在一个篡、乱交替的动荡不安的时代。 陶渊明的经历 陶渊明在中国的诗人里面,是内心最为平静的一个诗人,可是他不是单纯的平静,他是经过许多心灵的矛盾冲突之后才得平静下来的。出仕与归隐 1、五次出仕 孟子: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 归隐的原因: 1、嫁给姓程的人家的妹妹,“程氏妹”突然在武昌死了,他要赶去奔丧。 2、箫统《陶渊明传》记载:当时“督邮遣至”。 彭泽是一个县,比县更高一级的是郡,当时比县更高一级的政府派遣了一个督邮,来考察地方上的政治得失利弊,检查地方官吏治绩行为的。 当时有人提醒陶渊明,一定要好好款待他,说“应束带见之”。 陶渊明很厌恶官场的这一套虚伪的规矩,就说了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 归隐后的生活 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见《乞食》)。 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 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 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泛指美食佳肴 ,被他挥而去之。? 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是中国诗人里边最有思想性的诗人。 儒:“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诗文中引用儒家经典很多,仅《论语》就有37处 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文中有70篇用了《老》、《庄》的典故,共77处 释:人生似幻化 终当归空无。 田园诗及散文 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在他的诗歌中,以田园诗最为重要。他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 除诗歌外,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五柳先生传》是一篇简短的自传,《归去来辞》写他离开仕途,归隐田园,回归自然的喜悦心情,表达了他对自由的向往。《桃花源记》则描写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 削、人人靠劳动而自给自足的真淳、宁静的理想社会。这二篇作品对后世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陶诗文整体评价 陶渊明共留下100来篇诗文。 关于陶渊明的作品,不少人认为《归去来兮辞》是最好的一篇。可是我实在要说,在中国所有的作家之中,只有陶渊明一个人可以说是没有一篇作品不好。其他那些作者,不管名声多么大,作品多么高明,你总能在他的集子里发现有一两篇或者一两句有虚浮的、不够真诚的地方。包括大诗人李白、杜甫都不免于此。但只有陶渊明的诗和文,你找不到他一点儿虚浮的所在。(叶嘉莹) 箫统说陶渊明的作品篇篇俱佳,惟独《闲情赋》一文白璧微瑕。 闲情赋(节选)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第二段) 在重视华美辞采的南北朝时代,陶渊明的诗风被目为“质直”,并不被人们特别看重。钟嵘《诗品》仅仅将他列为中品,而将写山水诗的谢灵运列入上品。萧统编的 《文选》对他的诗文收录也不多。直到唐代,开始摒弃六朝浮华文风,推崇自然朴素之美,陶渊明的地位才大大提高。从那以来,陶渊明一直是历代知识分子心中的 偶像,对他的文学创作及志行品节的学习与研究,也一直延续了下来。 陶渊明的作品,在他生前流传并不甚广。在他死后,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把他的作品作了收集和整理,编成《陶渊明集》。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说:“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更加搜求,粗为区目。”其后有北齐阳休之十卷本。这个本子后来经过许多变化,逐渐与原貌有了不同。 从北宋开始,《陶渊明集》有了刻本。比较重要的,是宋仁宗年间宋庠十卷本和宋英宗治平年间僧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