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构筑科技强国的源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少年,构筑科技强国的源泉   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中华民族快速工业化、经济腾飞,积极准备和迎接第六次世界科技革命到来的时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促进世界科技的发展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同时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与转化并与经济紧密结合,也就是说把科技创新的成果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伟大的中华民族只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能够崛起并保持经济的腾飞,才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从容面对日益激烈的世界竞争。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从古至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第一位的。正是因为拥有一批又一批的科学技术人才,特别是拥有一批创新的将才、帅才和杰出的科学技术领军人物,我们才能创造出一批批重大的科技成果,探索出具有历史意义的新发现,才能抢占世界科学的制高点,并为人类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与生存空间,矗立于世界科学之林。   近十多年来,在全国已形成青少年积极投入科技活动,重视发明和创造,促进少年儿童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健康发展的新局面。在学校里,很多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做小发明、小创造,这对建设科技强国来说具有深远意义。青少年们参与了科学活动和小发明,并且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前辈们的赞扬,也获得了国家的奖励。这对于提高我们国家青少年科技素养和科学兴趣具有现实意义,对于培养国家未来科学技术人才也将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   给孩子们一个空间,还孩子们一个童年,让他们的幻想能自由翱翔   我的童年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度过的。“九一八事变”以后,我父亲不愿受日本鬼子的欺凌,离开了白山黑水,到处流浪、到处逃亡。后来来到广西六甲,那个时候六甲火车站被炸了,铁路职工流离失所,我们已无处流浪,也无处逃亡。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面种下一颗种子,如果将来有机会一定好好读书,发展好我们的科学技术。   现在的孩子们生在阳光下,我们的党和国家为少年儿童准备了一个这么好的幸福的家园,让他们更好地学习、茁壮成长。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应当怎么度过童年呢?我经常看到我的孙女,她们一会儿报这个班,一会儿上那个班,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有一次在中国少年科学院召开的大会上,我说,能不能还孩子们一个童年,让他们的幻想能够在这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地徜徉,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撰写过一篇很重要的文章――《创造的儿童教育》。文中写道:“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必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进一步提出要对儿童大解放,解放孩子们的眼睛、双手、嘴、时间和空间。这确实使我久久深思,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孕育着无限的生命力,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引导孩子们热爱科学,树立理想,学习领会科学的光芒,让他们知道科学研究是严谨的;引导他们做科学,享受科学的魅力,使他们能从科学的神奇、奥秘和趣味中得到陶冶。   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科学,学习科学   当今,在科学教育的实践中,师生们还有一定的困惑。面对当今少年的科技教育,科学教师还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   2011年,中国少年科学院二十多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共同努力撰写了《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成长指导》一书。我当时认真读了这本书的草稿,并为这本书写了序。我在序里阐述:怎样启发孩子们在生活、学习、与社会的接触中有所发现,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周围事物的现象,用自己的双手去了解周围发生的事物和现象,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周围发生的事物和现象,用自己的行动去探究周围发生的事物、现象以及其中的奥秘。   我们的责任就是让孩子们理解科学的内涵,在他们的头脑里播下科学的火花。孩子头脑里一闪而过的火花往往就是激励他们去理解和探索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我们需要从小培育他们的这种兴趣和幻想,以及对事物的想法。   我举几个例子。爱因斯坦小时候很爱看书,他发现太阳光从不同的角度射到书上面带给他的感官是不一样的。后来经过多年研究,他在20多岁的时候提出“狭义相对论”,可以说儿时的发现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比如约瑟夫?斯旺和爱迪生――电灯泡的发明者。1850年科学家约瑟夫?斯旺开始研制电灯泡,但发现电灯泡像流星一样,闪一下就断了。直到1879年,爱迪生开始投入对电灯丝的研究,先后尝试了1600多种耐热材料都不理想,同年10月21日,他采用碳化棉线作灯丝,将其放入玻璃球内,再将球内抽成真空,结果碳化棉灯丝发出的光延续了40多个小时。后来他成立了一个公司,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让这种光照亮世界。   再比如,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材料,突然间脚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茅草,不小心被草割破了手指,溢出血来。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这种草的叶子上面有很多小齿,于是受到启发发明了锯。   钟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