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三版--第十二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细胞生物学,翟中和,第三版--第十二章

◆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 SC)的形成 ◆重组节(recombination nodules) ●重组节是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复合体中的球形、椭圆型或棒状的结节,直径为90nm,内含蛋白质,结构不清楚。 ●它是一种含有多种酶的重组机器,横跨100nm的SC宽度,将父母的单体DNA, 局部区域结合在一起,通过它发生活跃的重组过程。 ◆染色体重组---交换与交叉 ●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期间,同源染色体要 发生断裂和重接,在此过程中发生同源染色体间的交换,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交叉(chiasma)。 ●交叉(crossover)是交换的结果。 染色体的交换与交叉 (四)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共同点: 都是通过纺 锤体同染色体的相互作用进行细胞分裂。 ◆不同点 有丝分裂是体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主要是产生配子的过程; 有丝分裂是一次细胞周期, DNA复制一次, 分裂一次,染色体由2n→2n; 减数分裂是两次细胞周期,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染色体由2n→1n; 有丝分裂中,每个染色体是独立活动; 减数分裂,染色体要配对、联会、交换和交叉。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之前,经DNA合成,进入G2期,才进行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之前,DNA合成时间很长(99.7%合成,0.3%未合成),一旦合成,即进入减数分裂期,G2期短或没有; 有丝分裂时间短,1-2小时;减数分裂时间长,20多小时,至几年。 (五)减数分裂的生物学意义 ◆保证了染色体数目在世代交替中的恒定, 先减半成1n, 形成合子时, 又成为2n; ◆染色体间分离时的重组,提供了遗传的多样性; ◆同源染色体配对时交换重组,提高了基因内、基因间重组的频率,加快了进化的速度。 第二节 细胞周期的调控 ◆在适当时候激活细胞周期各个时相的相关酶和蛋白,然后自身失活(正调控) ◆确保每一时相事件的全部完成(负调控) ◆对外界环境因子起反应(如多细胞生物对增殖信号的反应) 一、MPF的发现及其作用 成熟促进因子(maturation promoting factor,MPF),早期称为M-期促进因子(M-phase promoting factor, MPF),是指M期细胞中存在的促进细胞分裂的因子。Johnson和 Rao(1970)将Hela细胞同步于不同阶段,然后与M期细胞混合,在灭活仙台病毒介导下,诱导细胞融合,发现与M期细胞融合的间期细胞产生了形态各异的早熟凝集染色体(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PCC)。 1970年,Colorado 大学的Rao 和 Johnson 仙台病毒介导G1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 PCC为单线状,因DNA未复制 S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 S期PCC为粉末状,因DNA由多个部位开始复制; G2期细胞与M期细胞融合 G2期PCC为双线染色体,说明DNA复制已完成。 处于第六期的爪蟾卵母细胞(RD前期I),具GV。 注射实验表明:孕酮诱导卵母细胞成熟;成熟卵细胞质中,含有卵母细胞成熟的因子,称做MPF。 二、P34cdc2激酶的发现及其与MPF的关系 1960s L. Hartwell以芽殖酵母为实验材料,利用阻断在不同细胞周期阶段的温度敏感突变株(在适宜的温度下和野生型一样),分离出了几十个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cell division cycle gene,CDC),如芽殖酵母的cdc28基因,在G2/M转换点发挥重要的功能。Hartwell还通过研究酵母菌细胞对放射线的感受性,提出了checkpoint(细胞周期检验点)的概念,意指当DNA受到损伤时,细胞周期会停下来。 以P.Nurse为代表的另一批酵母生物学家研究不同温度下培养的裂殖酵母细胞,也分离出数十种温度敏感的突变体。这些不同的突变体在限定温度下,会滞留在细胞周期的某个阶段。这些与细胞分裂和周期调控有关的基因被称为cdc(cell division cycle)基因,根据被发现的先后顺序被命名。 cdc2是第一个被分离出来的cdc基因,表达34kDa的蛋白,称p34cdc2。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具有激酶活性,可以使许多蛋白磷酸化,在裂殖酵母的周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芽殖酵母中的一个关键cdc基因是cdc28,是第二个被分离出来的cdc基因,编码34kDa的蛋白,具有激酶活性。 p34cdc28是 p34cdc2的同原物,调控细胞周期,特别是G2/M期转变。但研究者很快发现, p34cdc28 或p34cdc2单独并不具有激酶活性,需要同相关蛋白结合后才具有活性(如p34cdc2和蛋白p56cdc13结合)。 J.Maller和P.Nurse实验室很快证明爪蟾卵中的p32与p34cdc2是同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