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账)的应用考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帐(账)的应用考析.doc

  帐(账)的应用考析|第1     近年来,在“帐”与 “账” 的应用方面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向,首先是国家语言文字研究与管理机构倾向“帐”与“账”用法分工,凡说明银钱货物的记载与债务关系主要用“账”字,“帐”字虽然亦可用于这方面,但从长远讲,将最终达到统一使用“账”字。随后一些辞书对“帐”与“账”字的解释作了调整,从而在社会上,特别是在出版界、经济界造成了一定影响。尽管“帐”与“账”的应用只是一字之改,然而它所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试图通过对“帐”、“账”二字的起源及其应用的考析,阐述对“帐”与“账”在财务会计事项应用方面的看法,以此就教于语言文字研究方面的专家。   一、帐簿之“帐”起源与应用考析   在帐簿之“帐”未出现与应用之前,对 “帐簿” 名称的表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如商周之“册”、“籍”,春秋至秦代之“籍”与“籍书”,以及汉代之“籍”与“簿”、“簿书”等。《说文》称:“籍,簿书也。”“籍”乃从竹,其出现于“簿”之前,字形如多篇竹简卷束成捆,叠置搁放之状态,故“籍”之称既最早直接与简册相关联,而其后又与“簿书”之称相关联。在西汉时代,“籍”与“簿”之应用既密切相关,而又有一定区别。一般而言,凡文献典册称之为“籍”,如其中与财政经济相关的具有统计性质的户籍、名籍皆划归“籍”之列。《汉书 . 功臣表》:“以昭元功之侯籍。”、《汉书 . 食货志》:“贾人有市籍者。”以及“元康元年九月吏卒名籍”(居延汉简707)、“车父名籍”(居延汉简900)均指此类籍书。而汉代凡与会计方面相关的记录则称之“簿”或曰“簿书”, 如(汉书?黄霸传》: “簿书正,以廉称。”《 汉书。食货志》中所载:“多张空簿”及《汉官仪》中所讲:“掌县之簿书”等皆是。当然,在对“簿书”性质的确定方面要有分析,诸如《汉书。贾谊传》所讲:“而大臣特以簿书不报……。”这时的簿书便不与会计簿书相关,而是指一般文书。   汉代发明了造纸术,纸张的使用既为改进会计书写工具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促使簿记工在帐目记录过程中思想上逐步发生变化。因而,汉代的“簿”与“簿书”之称在会计中的普遍应用,与其后由“簿书”、“籍书”之称向“簿帐”、“籍帐”之称演化奠定了思想与实践基础。   “帐”字由以往表示帷幕或床帐之“帐”演化用以表示会计帐目、 帐簿之“帐”, 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时候,皇帝与达官显贵热衷于巡游,每次巡游都要耗费大量人力与财力。通常沿着巡游路线每隔一定距离便要设置一帏帐,为了保持日常的奢侈生活, 帏账内所陈设贵重精良之物一应俱全, 故为了保管好这些财产,一般每一帏帐委派一专人进行记录。记录官于巡游之前先一一登记帏帐内的财物,而又在巡游结束之后进行盘点清算,并将结果报告给上级主管官员。久而久之这种作法既形成为一种制度,也成为一种惯例。从财物核计方面讲,凡登记帏帐之内的财物,便简称之为“记帐”,而把作成的书面记录称之为“帐”。这样,幕帐、床帐之“帐”便约定俗成被人们引申为与会计相关的“籍帐”(或称为账籍)、计帐乃至“簿帐”。如从新疆吐鲁番哈喇和卓古墓群考古发现的若干帐目中,有一则被称之为《北凉玄始十一年(公元422年)马受条呈为出酒事》的文书,便是记录酒的开支帐目,这则帐目中写道:“十一月四月出酒三斗赐屠儿……使,次出酒□斛付孙善,供帐内……。”①文中所讲的“供帐”便与会计事项相关。成书于北齐天保二年至五年(公元551-554年)魏收所撰《 魏书。释老志 》所记:“元象元年秋,诏曰:‘且城中旧寺及宅,并有定帐’ ……。” 这里的帐便直接是指会计帐册。再如《周书。苏绰传》记载:周太祖时“绰始制文案程式,朱出墨入,及计帐、户籍之法。” 当时还规定:“ 其牧守令长,非通六条及计帐者,不得居官。”这里所讲计帐、户籍之法与税收计算、征纳、会计都密切相关,它对隋及唐宋时代所实行的计帐、户籍之制产生了直接影响。   幕帐之“帐”用于“计帐、 户籍”方面有着更早的历史。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 “更立阿罗多为王,仍将卑君还敦煌,以后部人三百帐别属役之,食其税。帐者,犹中国之户数也。”当时,那些地处边远地带的游牧民族,按帐篷计算人户,一般一户一帐,引文中的三百帐便是三百个纳税户。其后,隋朝乃唐宋之计帐、户籍制度,或按人丁户数,或按田土,或按人户与田土的结合确定编制计帐,作为赋税征纳之依据,其精神与基本作法也大体上是一致的。尤其是唐朝的“租庸调制,以人丁为本”②,并简单归纳为“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③,其计帐、户籍编制之法十分明确。下至基层所编“乡帐”与上至中央汇总编制的计帐,“帐”字的用法与用处已是家喻户晓。   “帐”字在官厅会计核算中的应用亦盛行于唐代。唐时的“簿”与“帐”在应用中既相关联,而又有一定分别。那时候,通称会计帐册为“簿帐”, “簿” 字之所以置于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