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血管通路建立时机及血管通路类型的选择2
血管通路的选择及并发症防治;住院的主要原因;主 要 内 容;血管通路的选择时机;动静脉瘘首次使用的平均时间;AVF首次使用时间对AVF失功相对危险度的影响;主 要 内 容;血管通路建立前的评价;建立血管通路前患者的评价(1);建立血管通路前对患者的评价(2);The Allen Test;诊断性评价;静脉造影适应症; 图1。 上臂静脉造影;;多普勒超声或MRI检查;MR静脉成像:ACV=头V;AIV=正中V; RV=桡V
ARV=副桡V; UV=尺V; ABV=贵腰V;主 要 内 容;血管通路的类型;不同国家动静瘘使用情况;不同患者动静脉瘘使用情况;维持血透患者血管通路使用的差异;血管通路选择的优先次序;★腕部AVF
桡动脉-头静脉内瘘
鼻咽窝桡动脉-头静脉内瘘
尺动脉-贵要静脉内瘘
★肘部AVF
肱动脉-头静脉或贵要静脉内瘘
肱动脉-肘正中静脉内瘘
桡动脉-头静脉内瘘
;1、血流量(至少200ml/min)
2、管口径足够大以便于穿刺
3、足够的长度以便于行双针穿刺
4、局麻下手术简单迅速
5、感染和血栓等并发症少
6、尽可能长的使用寿命;上肢动静脉内瘘的动静脉选择标准;前臂自体动静脉内瘘(端侧吻合);前臂桡动脉和头静脉做侧侧吻合照片。
两血管间侧壁吻合口较大,保证血流通畅。
; 上臂穿静脉与肱动脉作补片式吻合 ;人造血管常用的静脉和动脉部位;AVG的安置和类型;袢型移植性内瘘;; 留置PC的适应症
1、术后不久的瘘管尚处于成熟期而急需血透的患者;
2、肾移植前过渡期的患者;
3、对于一小部分生命期有限的尿毒症患者;
4、不能建立瘘管并不能进行肾移植的患者;
5、患有严重的动脉血管病的患者;
6、低血压而不能维持瘘管血流量;
7、心衰不适合做内瘘的患者。
;PC的优缺点; PC留置部位及置管法;留置长期导管使用的扩张器和皮下隧道通条 ;K/DOQI2000要求:;主 要 内 容;血管通路功能评价;通路狭窄的临床征象;;静脉狭窄的体征;使用指示剂稀释技术测定通路血流量的方法;HD02 Hemodialysis Monitor;原理:超声稀释法; 超声在血液中的传播速度(1560-1590m/sec) 取决于血液中蛋白浓度 .生理盐水注入将会稀释血中蛋白浓度,降低超声速率。Transonic HD02 血透监控仪通过检测血液超声速率改变,通过计算机处理,计算出各种参数。;再循环:;HD02去除了心肺再循环的影响,可测定血管通路真实再循环;瘘管流量;HD02测定瘘管流量图像;Ultrasound Dilution, Krivitski, ASAIO J, 1995;;Vascular Access Flow Program;正常的通路流量应该是多少?;By K/DOQI guidelines access flow (grafts native fistulae) should be measured once a month.
Alternative:
For stable high flow native fistula once in two month (Canadian DOQI, publications);心 输 出 量;HD02实测图像;;;测量结果;;沈德福,男,60岁,左前臂AVF,瘘管已使用10年(正常);患者刘绵针,女,49岁,右前臂人造血管,血管通道使用18月(正常).;林家松,男,70岁,右前臂AVF,瘘管已使用55月。(流量2000ml);周少良,男,68岁,左上臂AVF,内瘘已使用36月。(流量2000ml) ;张冬保,男,60岁,左前臂AVF,瘘管已使用16年。(有再循环、流量低、心输出量低);P. McCarley P, Wingard RL, Shur Y, Pettus W, Hakim RM, Ikizler TA: Kidney Int 60:1164-1172, 2001, 132 patients with A-V grafts or fistulas;P. McCarley et. al, Kidney Int, Vol. 60 (2001);P. McCarley et. al, Kidney Int, Vol. 60 (2001);P. McCarley et. al, Kidney Int, Vol. 60 (2001);P. McCarley et. al, Kidney Int, Vol. 60 (2001);P. McCarley et. al, Kidney Int, Vol. 60 (2001);P. McCarle
文档评论(0)